“疫”-生活—针对未来高密度社区的瞬时化弹性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20/08/16 09:16

浏览量

5570
作品编号:ILIA-S-20208112
主创姓名:赵丽娜
设计成员:杨浩 甄旭 田椰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居住区环境设计
项目名称:“疫”-生活—针对未来高密度社区的瞬时化弹性设计
院校名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吕小辉
设计时间:2020-07-10
项目地点:陕西西安
项目规模:1.47平方千米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居住区环境设计

设计说明

以此次疫情为契机,从而引发了我们对社区层面人的生活新思考——之前,我们所倡导的在景观设计中“人与人(空间、环境)的互动性”,似乎在此次疫情中并不是适用的,在这一特殊“瞬时生活”中,人与人不需要有任何互动更应独处。这一点,引起我们的极大兴趣,从易致病区域来看,城市空间是一个多维度复合的空间体系,而社区作为此次防控下的核心区域,更突显出社会生活圈的重要性。传统城市规划中尚不能预测潜在的公共卫生沉疴宿疾,如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等,为疫情发展提供了可乘之机。这就使得城市面对新型的公共卫生疫情防控难以找到重点和要点,而我们要研究的是,在这种管控条件下,人在社区如何生活,并能更好的生活。 该作品主要为疫情瞬时状态下社区高密度人群的活动空间进行弹性设计。 从整体上分为三层:1.小区层—人的活动空间单一,在分析高密度居住空间常态下的空间问题时,随着疫情中各类人群的回归与隔离,在原本的空间问题上进行瞬时化分时段的弹性设计,提供疫情前中后的人性化居住空间。(设计重点) 2.街区层—在疫情后的社交距离时代,思考可持续型街道,满足街道的人群活动需求。 3.社区层——绿色空间不应该是点缀在城市灰色空间里,而应该是灰色斑块被绿色空间网络包围,形成绿色网络体系,用连续的景观,成系统的景观解决城市生态安全和健康问题。

问题背景

通过对社会背景的调查发现,社会公共卫生事件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而中国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国家,在疫情来临的时候,所有人回家,居住区成为高密度空间,所以居住区内有限的活动场地不能满足瞬时状态下各类人群的活动需求。

设计理念与小区问题分析

设计构思:因为防控的需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范围逐步缩小,我们将社区人们的活动范围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空间设计。 设计理念:在小区内空间无法增多的情况下进行空间弹性设计,满足疫情前,疫情中和疫情后小区内各类人群的活动需求;街区主要考虑疫情后的生产生活可持续设计;社区将倡导使绿色斑块变为绿色基底。 对小区内的问题进行调研发现,问题主要有三类:1.空间资源闲置,其中包括单元入口闲置和楼前花园闲置。2.社区文化缺乏,其中包括人情文化的缺失和全民教育的缺失。3.活动方式制约,其中包括邻里关系淡薄和活动缺乏互动性。对这三类问题进行细化分析,为后面的策略和措施做铺垫。

小区策略

针对空间资源闲置、文化活动缺失和活动方式制约三个问题进行分时段考虑,分别提出疫情前中后三个不同特殊时间段的弹性策略,满足人群的活动需求。

街区策略和鸟瞰

街区的策略考虑可持续性,使保持距离成为街区人群活动的的主要任务 ,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安全保障,运用鸟瞰的视角体现整个社区中街区的活动面貌和社区层面的畅想。

设计感悟

该设计围绕着景观引领健康生活的主题思想,秉着设计来源于生活的态度,选择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居住区环境进行设计,着重思考在高密度的社区环境中,随着疫情到来的前中后三个阶段,景观能为人们的隔离生活起到什么作用,人们通过景观设计如何在不同的时间段更好的生活。

设计亮点

该作品主要为疫情瞬时状态下社区高密度人群的活动空间进行弹性设计。 设计重点主要放在小区层,在分析高密度居住空间常态下的空间问题时,随着疫情中各类人群的回归与隔离,在原本的空间问题上进行瞬时化分时段的弹性设计,提供疫情前中后的人性化居住空间,为小区层的三大问题提出相应的弹性策略。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