沣西新城环形公园三期设计
作品编号:ILIA-P-20207880
主创姓名:李亚哲
设计成员:商炜、王翠芳、吴宗新、马丹、孙二秀
申报类别:工程实例 - 设计类·公共景观 - 公园设计
项目名称:沣西新城环形公园三期设计
设计单位:意景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委托单位: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意景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郑卫军
设计时间:2015年5月
建成时间:2017年9月
项目地点: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
保密年限:/
定密日期:/
定密审查机构:/
项目状态:设计类
项目类别:工程实例-设计类·公共景观-公园设计
实景照片 (3)
项目背景
环形公园三期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东起同德路,西抵白马河路,北临尚业路,南接沣景路,同文路纵穿其中。公园总面积约二十万平方米。在公园南侧范围内有燃气规划高压和燃气高压管道保护范围,并且在现状中有公共卫生间、变电站、公共自行车停靠站和加油站等设施。公园与城市地块紧密连接,功能也应与周边用地相适应,通过对公园的设计,可以改善周边社区居住生活质量,帮助商业地块积聚活力,提升文化地块的文化氛围。
设计说明
本次设计以丝路文化为设计主线,通过对蚕丝到丝带舞动的演变过程的精炼提取,获得本次方案的设计理念。以优美灵动的曲线作为主要表现形式,设计出公园主要路线,犹如丝路,蜿蜒曲折、悠扬婉转,并将看似凌乱的丝线交织、汇总.形成具有韵律感的道路分支。项目中的雨水收集池象征破茧成蝶的丝蛹,被包裹在浓郁的绿色森林中。返璞归真,将自然与城市相互连接、相互呼应。象征着沣西新城化茧成蝶,破蛹而出的勃勃生机。
道路绿化设计,作为城市整体景观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此次道路绿化在传统造景手法的基础上,从海绵城市的高度打造道路景观带,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每隔一段距离设计一段鹅卵石铺设的雨水收集区,结合水鸢尾、水葱、马蔺等水生植物的种植,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道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道路绿化隔离带中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本次道路绿化设计最大的亮点。在其他绿化区段内,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种植形式,底层花灌木以围绕式种植水生植物或者色带形式的绿篱交替种植,线条流畅而富有韵律感的绿篱给行车的司机带来流动的风景。在植物设计上主要选择简单、大气、低成本的植物,并且引用新品种。再考虑降低成本的同时,也不失其在造型上的特色。成排种植的乔木形成一道道绿色的屏障,达到引导视线、美化环境、组织交通的目的,同时有效的分隔空间,阻隔行车噪音,为行人创造舒适的步行环境。因地制宜的选择绿化模式,生态优先的绿化原则,乔灌草结合的绿化形式,使整个绿化空间有序列,有节奏的变化,既有整体性,又富有艺术感染力。
总平面图
立面图1
立面图2
实景照片 (1)
实景照片 (2)
实景照片 (4)
效果图 (1)
效果图 (2)
效果图 (3)
效果图 (4)
效果图 (5)
效果图 (6)
效果图 (7)
效果图 (8)
设计感悟
1.防灾、减灾功能
2.生态、自然,引领健康生活
3.预留城市用地,为建设未来城市公共设施之用
4.带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5.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6.场地内整体建筑设计融入节能环保理念
据研究,道路雨水中存在一定的污染,在收集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雨水的水质,本设计中采用了一定的收集、净化策略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景观总面积:223762㎡;绿化总面积:175394.8㎡;水体总面积:2045.7㎡;铺装总面积:46321.5㎡;建筑总面积:15820㎡
主要技术创新点
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此次环形公园设计中,铺装材料引用再生砖材料和再生颗粒骨料。
新材料应用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利用植草沟、渗水砖、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既避免了洪涝,又有效的收集了雨水。
为保证海绵城市的建设效果。伴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新材料的出现,在道路铺装的材料我们选择透水砖,透水混凝土材料。它们具有透水、透气、调节地表局部空间温湿度还具有环保、色彩朴实自然等优点。在局部人行道铺面材料上选用石粉、石灰、碎石和木屑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面层,柔软方便行走。这样的铺装方式有助于雨水的渗透和收集。
同时为了节约资源和成本,考虑植草沟等方法,把公园景观设置和排水系统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兼顾美观性的同时也具备蓄水和排水能力。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