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基于平灾结合的社区公共系统改造

艾景奖组委会

2020/08/18 21:32

浏览量

15873
作品编号:ILIA-S-20207802
主创姓名:李孟旸 王万祯 李鹏飞
设计成员:张香宁 徐盼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居住区环境设计
项目名称:生生不息——基于平灾结合的社区公共系统改造
院校名称:大连民族大学-建筑学院
指导老师:耿舒畅 吕强
设计时间:2020-05-01
项目地点:河北省唐山市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居住区环境设计

设计背景及前期调研

项目从自然灾害地震入手,对地震和余震以及灾时灾后避难现状进行分析调研,针对所选地唐山较多的复建小区(老小区)进行调研总结,选取共性和具有代表性的新工村复建小区进行周边环境分析,人群分析,需求分析,通过居住区景观设计,解决平时—灾时—灾后人群的功能需求及进行景观升级。

设计说明

现状的紧急避难比较重视灾后的安置,也就是政府救援物资已经到达的以后的救援。但灾难的发生出乎意料,受灾地区的情况也难以预测,有的地区往往很难进入救援。所以灾难面前为灾民提供自救的希望就尤为重要。在救援物资到来前灾民都会逃往周围空地就近避难,有的露宿街头,有的搭起简易棚架,生存质量很难保证。 该设计在平时就像蛰伏的种子一样与场地共生着,灾难来得时候也是他生根发芽拥有新生的时候,在救援到来前提供安置和物资的需求。 此设计针对唐山这一地震高发区的灾后紧急安置进行设计。设计场地确定到防灾抗灾第一线——小区紧急安置。结合“平灾结合”、“生长”、“折叠空间”三个概念,设计分为三个阶段: 1. 平时—共生,折墙与小区对复建小区进行景观改造,丰富完善居民生活空间,协调居民在空间内的需求功能,达到景观与居民区、居民与景观的共生。 2. 灾时—新生,景观中的节点功能的转换作为居民灾时新生的体现,为居民提高紧急避难的空间和必要的物资。作为防灾抗灾的第一线,增强自救的可能性。 3. 灾后—重生,场地生命的延续,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景观节点中完好的回收利用;破损严重的赋予新的功能新的形式,保留记忆使之重生,作为纪念性景观继续发光发热。等待下一次的“生长”。

设计概念、设计策略及场地设计

设计概念:对前期调研问题的总结提出“生长”的概念以及“平灾结合”“折叠空间”的设计概念。场地设计主要针对共生—平时,结合人群需求功能进行复建小区的景观升级,完善复建小区的居民活动空间。

平时、灾时安置和物资展示

平时到灾时,共生到新生的转换,节点凉亭在平时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多活动的同时从地震发生24小时内的避难需求出发,为居民提供食物水源照明安置的物资;节点发电装置以及太阳能磁吸灯在灾时作为光源使用;对于场地内的植物选择上偏向于好生养,可食用的植物;花坛采用雨水过滤以及小区直饮水满足灾时人群用水问题;座椅长凳到灶台的转换,充分体现每个阶段的“生长”。

灾时、灾后折墙使用情况

通过对单体折墙功能属性的介绍,折墙模块之间的组合方式可能性的演示以及折墙模块材质的介绍,展示折墙的形式的可行性与方便性。 在灾时—重生阶段,可用的折墙收回凉亭,破损严重的折墙将会赋予新形式,新的功能,作为纪念雕塑,纪念碑,花架,重生回到场地中,完成这一阶段的“生长”。

设计感悟

项目想要通过对复建小区(老小区)的景观改造,融入灾难时所需的功能,丰富居民生活空间的同时,提供灾时基本的生存保障和提高居民应对灾难时自救的能力。在项目过程中,2020年7月12日,唐山发生了5.1级地震,希望可以通过项目设计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这一方面设计,不断完善和丰富灾时设计。

设计亮点

1.“生长”概念的体现,在平时—共生 灾时—新生 灾后—重生三个阶段的转换上,每个阶段的功能上的转换。 2.“折叠空间”模块化设计,预制模块,拼装简单、节省空间、节省材料、节省时间。 3.“平灾结合”的角度的思考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上一篇:凿壁—万象社区

0
3502

下一篇:轨迹

0
2640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