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交响曲”——基于共生理念下的上海高桥古镇公共空间更新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20/08/01 11:23

浏览量

5501
作品编号:ILIA-S-20207698
主创姓名:徐思思
设计成员:王星宇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城乡公共空间
项目名称:小镇“交响曲”——基于共生理念下的上海高桥古镇公共空间更新设计
院校名称: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指导老师:信璟、张翔
设计时间:2020-05-15
项目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古镇
项目规模:6.18万m²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乡公共空间

▲方案鸟瞰图与课题背景

基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古镇,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但基地现状问题较多,场地资源缺乏合理利用。此图为方案鸟瞰图,可以看到每个节点之间的关系。

设计说明

基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古镇,场地面积6.18万m²。基地历史文化深厚,以徽派建筑为主,2010年被评为“浦东的四大名镇之一”。古镇附近5公里内有较多工业园区,基地的业态单一、河水污染、传统文化特色薄弱、公共设施匮乏老化、空间资源缺乏合理利用为主要问题。 高桥古镇的公共空间改造设计主要是围绕“共生理念”来实施的,结合实地调研成果,围绕“共生”话题,探索河道与自然共生,人群与基地文化共生,街巷与健康共生的策略。 在河道与自然共生策略上,运用了雨水花园、自然教育、污水治理的概念设计,希望对人们进行生态展示和生态教育。在街巷与健康共生策略上,运用了芳香疗法、园艺疗法、关怀设计的概念,结合人们需求,以疗愈“城市病”。在人群与基地文化策略上,运用了可变化设计、重要节点整合、传统与科技结合的设计概念,继承并发扬高桥古镇的特色文化。 本设计方案以文化的创新延续和人居生活的健康为出发点,具有一定的社会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探索了城市发展中的古镇空间创新改造新视角。

▲共生策略Ⅰ:河道与自然共生

从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种植角度入手,在此种植具有清洁、净化污水功能的植物。

▲共生策略Ⅱ:人群与基地文化共生 共生策略Ⅲ:街巷与健康共生

共生策略Ⅱ:人群与基地文化共生 通过当地文化元素提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设计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历史街区。 共生策略Ⅲ:街巷与健康共生 结合现代城市生活健康问题与巷道现状问题,针对不同尺度的巷道提出解决方案。

▲改造后总平面、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经营模式及游览路线

设计通过对高桥古镇公共空间现状问题的分析总结,围绕古镇空间,河道空间及居住空间三点展开了共生理念的设计探索,秉持着发扬传统历史人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希望给人们带来绿色环保的健康居住环境,在鼓励人们更加健康生活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发展与传承其独特的历史文化。

设计感悟

本方案以文化的创新延续和人居生活的健康为出发点,探索城市扩张中的古镇发展的新视角。注重人居生活与健康,关注以人为本的设计,能使古镇朝和谐美好的方向发展。 基地改造以共生为主旨,希望在偌大的城市里,古镇中,种下这小小的“关爱种子”,带给人们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在现代生活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共生共荣。

设计亮点

基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古镇,场地面积6.18万m²。基地历史文化深厚,以徽派建筑为主,2010年被评为“浦东的四大名镇之一”。古镇附近5公里内有较多工业园区,基地的业态单一、河水污染、传统文化特色薄弱、公共设施匮乏老化、空间资源缺乏合理利用为主要问题。 共生的含义是指在竞争生存的空间发展过程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生物,它们之间会形成相互依存、互利互惠的关系。共生存在的基础是相互合作、协同发展,共生关系的深刻本质是共存共荣。 针对高桥古镇现状问题,设计运用共生理念,对高桥古镇进行三大层面上的设计剖析。 首先在河道与自然共生策略上,运用雨水花园、自然教育、污水治理的概念设计,其次在街巷与健康共生策略上,运用芳香疗法、园艺疗法、关怀设计的概念,最后 在人群与基地文化策略上,运用可变化设计、重要节点整合、传统与科技结合的设计概念。 河道与自然共生策略: 1.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作为具有生命的雨水净化系统,能够通过生物处理达到净化雨水的效果。设计通过屋顶和地面对雨水的收集、植物与土壤的过滤及净化作用、对雨水的多功能再利用来完成一体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措施。在实现净化过程的同时对游客进行生态教育与生态展示,普及雨水生态净化知识,将科普融入场地之中。 2.污水治理 设计选用具有清洁、净化污水功能的植物,并根据清洁植物的特性以及不同品种之间的合理搭配来有效地净化污水、去除臭味,在进行河水治理的同时,还能增加生物的多样性,为原本单调的驳岸增加一份独特的色彩,将环境教育、生态示范与景观相结合。 街巷与健康共生策略: 1.芳香疗法 通过面向健康或亚健康群体,利用植物的自然属性展开各类活动,以此疗愈人们的身心,帮助精神恢复。希望通过亲近自然的空间体验,给人以亲切,舒适,自然的空间氛围。 2.自然教育 在本次设计中,为了促进人与植物的互动,在场地中设置了绿植“玻璃屋”,既可以种植蔬菜,也可用于种植药草,以APP认领的方式开展责任制养护活动,无论是大人小孩都可亲密接触草木花卉。 3.关怀设计 为了保证弱势群体的良好使用体验,在设计中融入了无障碍设计、适宜老年人使用的设施。鼓励弱势群体参与园艺活动,希望人们能够在此过程中得以锻炼身体,愉悦身心。 4.活力健身 为了调动居民锻炼积极性,在设计中运用了趣味性的设计手法,卵石步道、健康跑道、锻炼设施,并设置计量和目标要求,以鼓励居民提升锻炼时长,在运动中获得成就感。 人群与基地文化共生策略: 1.可变装置 设计灵感来自于当地传统建筑样式,通过多种模块的变换组合形式,以满足当地人们的不同生活需求。创造多种交流机会,也可用于多种场合,例如节日性集市活动、露天影院等。装置用途广泛,可用区域面积广,功能可以自由切换。 2.科技融于传统 针对商业街区的现有条件,将传统博物馆与科技相结合,并加强人与历史与文化传统的联系,增加互动性设施,例如vr体验,触屏墙,全息投影等。 3.非遗体验馆 通过游客参观非遗文化传人现场制作过程,参与式互动,吸纳创客,售卖文创产品,发扬与保护非遗文化。 4.高桥记忆馆 将高桥的文化以vr,视频,实物,讲座等形式展出,加强文化认同感。 设计主旨: 本设计方案以文化的创新延续和人居生活的健康为出发点,探索城市扩张中的古镇发展的新视角。古镇的发展与人息息相关,仅仅停留在发展经济层面是片面的,注重人居生活与健康,关注以人为本的设计,能使古镇朝和谐美好的方向发展。 高桥古镇公共空间更新设计希望能够解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能够为人们提供便利的服务以及丰富社区居民的娱乐形式,拉近邻里关系,加强文化认同感。 本设计方案倡导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发扬优秀历史传统文化。基地更新改造希望以智能化的服务体系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通过雨水花园与芳香疗法,可变化设计与人群活动,科技与传统结合等,给人们带来体贴的服务。 可变化设计能够植入到街巷以及内巷空间,为人们提供交流,阅读,聚会,学习的功能。雨水花园方便打理,保护环境,形成良性循环。芳香疗法可以为人们带来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绿植玻璃屋与垂直种植装置满足当地居民的种植需求。水生植物的搭配种植能起到河流治理的功能,以改善当地水质问题。商业街区将传统文化与科技相融,带给人们更好的参与式互动体验空间。 基地改造以共生为主旨,希望在偌大的城市里,古镇中,种下这小小的“关爱种子”,带给人们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在现代生活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共生共荣。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