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街串巷—基于异托邦视角下的潮宗街改造

艾景奖组委会

2019/08/17 17:18

浏览量

3511
作品编号:ILIA-S-20197284
主创姓名:谭佳戴 虞家洛 郭文思
设计成员:毛冰玉 王蕾芳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居住区环境设计
项目名称:走街串巷—基于异托邦视角下的潮宗街改造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居住区环境设计

图注:13.鸟瞰图 说明:

设计说明

我们试图以一个新的视角来思考城市居民最根本的需求,每一个城市系统都有一些与主导形式颠覆的世外桃源,他们求存于城市却与城市脱节,以至于无法再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但是他们的存在对于维持主流世界发展却又是必要的这也就是所谓的异托邦。 设计以“走街串巷”的理念为出发点,将街巷市井文化贯穿设计的始终,并植入异托邦的设计理念,从而重构场地。 宏观层面上,我们将场地定义为城市中的异质斑块,通过“走街串巷”的改造处理,消融城中村与城市彼此的边界,城市在城中村的映射下,认识到自身最根本的任务是成为生命的包容性载体,包容异质斑块的存在。 中观层面上,我们从场地与异托邦理论的六大性质入手,考虑到记忆与场景的关联性,试图通过记忆符号的强化来实现空间的重构与串联。潮宗街的古麻石路,从空间上贯穿整个街区,在时间线上也串联各大节点。我们便以古麻石路为记忆符号的串联线,强化各大记忆点。此外,我们复兴村中原有的堆栈文化,与城市产生海绵与管道效应,晚上作为写字楼奋斗的年轻人的住宿区,白天是市民的游玩区,注入更多的活力,最终消除对城中村的主观负面认识,达到城与村的包容性理解,完成自我更新。 微观层面上,对潮宗街实施异托邦两大改造措施:1.回归生活空间、2.并置零碎空间,使潮宗街最终以异托邦的姿态融入城市。

图注:1.规划背景 说明:被遗忘在CBD地段的老街

图注:2.内部背景 说明:求存于城市却与城市脱节的异托邦

图注:3.老街优劣势分析 说明:策略:衡短论长

图注:4.老街与异托邦的关联性 说明:六个大点的对比

图注:5.居民产业分析 说明:从居民和产业两个点着手

图注:6.改造前建筑类型与建筑保护整治图 说明:现有建筑的相关情况

图注:6.改造后道路及节点分析 说明:绿地 街道 院落 功能分区

图注:7.公共时间设计 说明:小摊贩 年轻租客 游览市民

图注:8.建筑垂直绿化与垃圾分类 说明:

图注:9.绿地空间的营构 说明:动态发展的角度出发

图注:10.改造手法 说明:分为建筑 院落 绿地 街道四大类

图注:11.古麻石路立面 说明:

图注:12.人群预测行为活动 说明:按时间点和人群分

图注:14.总平面图 说明:

设计感悟

湖南省长沙市是著名的网红城市,也是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历史悠久,文物众多而经文夕大火以后,许多东西都化作一片废墟,也因此,剩下的东西更显弥足珍贵,如不加以善待利用,着实可惜,潮宗街正是老长沙的一个缩影,在这里,有着清代的古麻石路,民国的民宅、米市旧址、时务学堂、名人故居,每一个景点都有着说不尽的故事,然而时至今日,这些“老古董”带给文人们是一片唏嘘,带给居民的却甚至是成了烦恼,我们看到了车子停入老民宅,内衣内物挂满名人故居,这种不以人为本的城市更新并没有对现状问题进行本质上的改善,因此,我们本次设计从最市井的走街串巷出发,采用异托邦的空间叙事理论,将潮宗街进行重构更新,让老街历史文脉得以更好地叙述,让居民生活得到改善,更好的促进老街与周边的协调共生,使长沙有一条自己的“宽窄巷子”而非千篇一律的古镇商业街。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