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社区-深圳熙湾小区景观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13/08/29 23:26

浏览量

842
作品编号:ILIA-S-20131620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居住区环境设计
项目名称:雨水社区-深圳熙湾小区景观设计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居住区环境设计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1总平面图

设计说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改变了城市的局地气候条件,城市产生的“热岛效应”,引起发生强对流天气,造成城市地区频繁出现暴雨或降水量增大。而城市中的传统工程化雨水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有效承当大规模的暴雨所引发的洪涝。因此传统景观设计向生态景观设计的转变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通过生态技术与景观设计相结合,解决城市洪涝就有着其重要深刻的意义。   针对这一现状,本居住区环境设计是将社区环境设计和雨水景观设施相结合,从城市建设中最基本的居住单元寻找试探性的解决城市洪涝问题的方法。为未来居住区环境设计提供一条可持续的新思路。运用低冲击开发模式与社区结合的设计模式。通过新型雨水管理景观设施,结合自然设计,利用植物,土壤等自然元素等对雨水进行处理,实现雨水减污,水文循环恢复。让小区景观在具备装饰功能的同时,又有生态功能。在小区的中央绿地区,宅间绿地区,建筑基础绿化区,组团道路绿化区分别设置雨水过滤带,雨水旱井 ,渗透性铺装,雨水滞留池,雨水花园,雨水种植沟等形成一个雨水网络对雨水进行减污净化,排涝。   以“雨水社区”为设计概念,在雨水景观设施与小区景观设计交融,在景观的功能性与装饰性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让景观承当其责任,成为一种新型的小区景观设计。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2鸟瞰图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3功能分区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4景观结构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5景观空间结构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5交通分析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6种植规划图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7分区1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8分区设计2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9分区设计3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10分区设计4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11剖面图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12雨水湿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13雨水花园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14雨水走廊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10分区设计与概念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15设计理念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16设计总结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设计感悟

现今中国,随着城市地高速发展,人口剧增,资源稀缺锐减,生态失衡,中国人的生存已与中国环境问题愈演明显,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大规模生态灾难即将一触即发。而在城市中,近年来,城市暴雨洪涝灾害尤其明显,如最近广东潮州,东北三省,以及深圳现已遭受暴雨所引发局部洪涝。 今年艾景奖主题是“绿色生态·低碳生活·美丽中国” ,从中我意识到生态在景观中已经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须让景观承当其生态恢复能力,才会有美好生活,最后再谈美丽。在我们庆幸前工业化给我们带来的便捷时,同时已经给我们后工业时代的未来发展留下祸根。在我们人类改造大自然获得短暂的胜利和庆祝时,大自然已经给予我们有力回击。我国广东潮州梅州,东北三省所发生严重洪涝,除了毁坏房屋,庄稼,同时也夺去鲜活的生命,让人痛心疾首。今日深圳,局部地区也发生了洪涝,造成人员伤亡。有句话说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初我们人类改造自然,现在自然改造我们。 在这个严峻的现实面前,我一直不断反省自己。为什么而设计?重新审视自己对设计的认识,通过大会主题,更好理解了设计除了解决问题,同时应具备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对于城市的美化固然重要,但是城市的生态恢复更加重要。这可能是组委会老师们希望我们这一代的景观设计师所需要具备的素质。   现在我也充分体会到麦克哈格在1967年写的《设计结合自然》中提出了应当在规划中注重生态学.他说:“如果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而不是一个窒息人类灵性的城市,我们需要同时选择城市和自然,缺一不可”。因此我在这次设计中也运用大量的生态技术如LID来完善我的方案并且结合社区这个城市中的最基本单元,努力地寻找解决城市洪涝问题方法。当然这是一个示范性试探方案,只有大规模的开发设计才能起到根治洪涝作用。   最后作为一个设计师,结合自然设计是必不可挡的趋势,同时也是我们设计师的责任。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