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架生态化转变的城市绿岛——南京赛虹桥高架景观改造设计方案

艾景奖组委会

2013/08/29 22:11

浏览量

2420
作品编号:ILIA-S-20131616
设计成员:田文 林玲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道路景观设计
项目名称:实现高架生态化转变的城市绿岛——南京赛虹桥高架景观改造设计方案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道路景观设计

图片属性:第一张展示图片 图片描述:A.关于低碳设计的理论依据及数据分析 B.根据理论及分析推导设计初步思路

设计说明

在大力倡导环保意识的当今社会,“低碳、生态、环保”等名词已时时刻刻在各式媒体中频繁出现。引发我们方案的设计思路就是一些由于过量的碳排放(在交通系统中汽车尾气的排放是主要来源)所引发的社会性的环境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实地的调研,并且以南京赛虹桥高架为实例提出了一套生态效果和景观美化效果兼备的解决方案。 我们希望能够利用植物等设计元素的重新配置和组织等其他手法,实现高架等交通系统的低碳生态化。首先由这一意向我们得出了覆盖、延伸和连接着三个主要的设计主导方向,作为设计目的和要求,整体形态沿原有高架呈流线形。采用在植被层形成缓坡地、扩大有效的绿化面积等手段达到在本案周边区域中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的生态效果。于此同时提升了该区域构筑物的景观性,实现它从一个单纯的交通枢纽到交通枢纽和景观节点的转变,成为城市交通系统的绿色生态化的典型案例。

图片属性:第一张 图片描述:A.关于低碳设计的理论依据及数据分析 B.根据理论及分析推导设计初步思路

图片属性:第二张 图片描述:A.项目选址 B.基地现状分析

图片属性:第三张 图片描述:设计概念详述(包含设计手法、构建结构、建筑材料、绿化等)

图片属性:第四张 图片描述:A.总平图 B.交通分析及功能分区 C.设计主体结构分层分析

图片属性:第五张 图片描述:A.种植配置详情 B.土壤层次分析

图片属性:第六张 图片描述:A.效果图展示【含剖面图(在排版顶部)】 B.经济技术指标 C.设计感悟及总结

图片属性:第二张展示图片 图片描述:A.项目选址 B.基地现状分析

图片属性:第三张展示图片 图片描述:设计概念详述(包含设计手法、构建结构、建筑材料、绿化等)

图片属性:第四张展示图片 图片描述:A.总平图 B.交通分析及功能分区 C.设计主体结构分层分析

图片属性:第五张展示图片 图片描述:A.种植配置详情 B.土壤层次分析

图片属性:第六张展示图片 图片描述:A.效果图展示【含剖面图(在排版顶部)】 B.经济技术指标 C.设计感悟及总结

图片属性:展板1 (包含了展示图片的第一张至第三张) 图片描述:A.关于低碳设计的理论依据及数据分析 B.根据理论及分析推导设计初步思路 C.项目选址 D.基地现状分析

图片属性:展板2 (包含了展示图片的第四张至第六张) 图片描述:A.总平图 B.交通分析及功能分区 C.设计主体结构分层分析 D.种植配置详情 E.土壤层次分析 F.效果图展示【含剖面图(在排版顶部)】 G.经济技术指标 H.设计感悟及总结

设计感悟

高架桥作为一个城市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除了缓解交通拥挤,改善交通状况的基本功能外,也是展示一个城市经济、技术、文化水平的窗口。从长远角度来看,设计师应该尽量减弱高架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力争营造一个即能满足车行需要也同样利于发展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低碳生态景观。 我们的方案选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和雨花台区交界处的赛虹桥高架枢纽区域,是南京城区的交通咽喉之一,其表现的问题具有交通系统中的代表性。通过对原址周边用地功能的分析、人流通行目的的分析,可以推导出问题集中在绿化的配置和通行路线的组织上,并以此为切入口提出低碳生态的解决方案。 本案尝试通过总体构筑物框架的构建以及通道里面装饰的组织、植被形式的组织等方面来促成低碳生态的交通通行节点。其中运用的主要手法是改变植被地形的高差,利用坡地地形和植被的组合达到缓解尾气污染、收集利用自然降水、提高蒸发降温效率和缓解热岛效应等目的。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