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景奖组委会
2019/08/16 09:11浏览量
3759泸溪河发源于福建光泽,进鄱阳湖注入长江,全长2869公里,在景区流经长43公里。沿途植被良好,河水清澈纯净,乘船筏揽泸溪河之胜,如置身于山水画廊之中,是龙虎山旅游三绝之一,拥有独特的碧水+丹山的自然景观资源组合模式与资源禀赋极佳的典型乡村湿地。蕴藏着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设计说明
场地要素分析图
场地现状存在一些不足:砂石资源开发过度导致河道硬质化;驳岸景观类型单一,以硬质驳岸为主,良好的生态资源价值未充分利用;泸溪河现有的水上观景面受到限制,人与景观的互动性差;周边区域产业结构固化,第一产业形式单一,第三产业落后,难以满足游客需求,外出务工人口的增多导致“空心村”的现象日益严峻;村民日常生活休闲空间过于单调。
从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三个方面进行景观规划,使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相辅相成、融合并进,以此提升乡村的整体环境质量,进而重新构建区域内整个空间形态,改善村民的生活处境。
策略一,通过改造原有硬质驳岸以及利用优质的湿地资源,在不破坏生态自然的前提下,重新搭建人与自然互动的平台,改善生态空间的同时丰富人们的生活空间。策略二,在合理利用生态资源的同时,进行一定限度的生态旅游开发,通过对农业用地及湿地资源的改造利用,延长旅游链条,依托道家康养文化,设置农务体验、康养休闲、湿地科普等在生态中享受休闲的旅游模式,达到农旅互兴,振兴生产空间。策略三,通过将村镇当地居民单一居住改造为结合农务体验的特色民宿,带动村民个体经济收入,达到主客共享,促进村镇人口回流。三个方面相互推动,“活化”乡村,打造集湿地保护、生态旅游、科学研究、环境教育、文化体验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河段景观,,从而实现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和可持续利用效应共赢。
以泸溪河优良的乡村湿地生态为基地,依托龙虎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重塑“三生空间”打造集湿地保护、生态旅游、养生旅游、环境教育、文化体验多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河段景观,实现旅游开发、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升居民生活空间,两者相辅相成,重塑健康、美丽、宜居的环境。
规划内容分析图
打破场地原有局限的功能作用:竹筏漂流丹霞景观,利用周边农田改造,打造互动式的多感官农务体验景观,结合康养植物的种植,使游客在现场体验到多感官的景观,更好地释放自己的压力,同时产出的农副产品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增添湿地农业的形式,同时结合湿地生态科普教育,发展生态旅游;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互联网+”模式的新型农业,拓宽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结合农务体验观光,延长旅游链条,丰富旅游产品;通过VR及AR技术,进行环境保护知识科普教育与道教文化的宣传。
对局部硬质驳岸进行改造,提升河流的生态功能,增强驳岸亲水性,提高人与环境的景观互动。沿河岸设置滨水步道,为居民与游客提供一处茶余饭后,娱乐休闲的好去处,提升场地的吸引力。
效果示意图
鸟瞰图
设计感悟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