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营造——人与自然的“足迹”

艾景奖组委会

2019/08/14 22:49

浏览量

1217
作品编号:ILIA-S-20197040
主创姓名:黄星
设计成员:曾紫瑶 温海霞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公园与花园设计
项目名称:共同营造——人与自然的“足迹”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公园与花园设计

图注: 说明:

设计说明

针对场地,我们提出最小干预原则进行设计。 主要措施有: 1:以时间为基础,立足人群。设置最小干预留白空间。以儿童手绘墙和垂直绿化墙为例,随着时间的发展,人群活动的增多,景观效应也越来越丰富。 2:为周边居民设计共享种植草地,随着种植植物的不断生长,场地景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场地种植的预见性也会有多种变化。 3:铺装以能量转换铺装为主,并结合城市绿廊做道路设计。利用人与自然的活动所产生的压力,形成的动能,再通过铺装下的装置转化为热能,使地面增温,让人在雨天更方便出行,在寒冷的天气感受到更多的温暖。 4:设计景观构筑物,放置些许可供鸟搭建鸟巢的空间,然后利用贝壳吸引鸟类,让景观构筑物随着时间的发展,形成上下两个空间,上层为鸟类等生物空间,下层为人活动空间。 5:设计植草沟留白场地,同样利用贝壳等其他物件吸引鸟类,以鸟类为媒介,作为植物播种的主体,形成场地的野趣性景观。因此随着时间的发展,植物、动物将越来越丰富。

图注: 说明:

图注: 说明:

图注: 说明:

图注: 说明:

图注: 说明:

图注: 说明:

图注: 说明:

图注: 说明:

图注: 说明:

图注: 说明:

图注: 说明:

图注: 说明:

图注: 说明:

图注: 说明:

图注: 说明:

图注: 说明:

图注: 说明:

图注: 说明:

图注: 说明:

设计感悟

以前,我们总是关注场地能够给予什么给自然和我们,我们总是以第一主角去设计,去索取场地内容。或许我们可以转变一下我们以往的思路,不再是以主角的身份去关注场地,而是我们和自然能给予场地什么,让场地尽可能朝着它预设的方向去发展,最后才是场地能够回馈给我们什么。设计师只是在必要时间段,必要场合给与一定的干预措施可。 我们的整个设计思路最初就是以最小干预去设计场地,让人、自然一起来构建这块场地。当必要的空间和道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慢慢有一定的规模时,设计师再给与一定的设计策略,进行场地的引导,如构筑物、景观设施等。因此随着时间的变化,未来场地可能存在着无数种可能,但最终还是人、自然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