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村生态共生体的构建:以喀斯特山村为例

艾景奖组委会

2018/08/22 17:26

浏览量

2238
作品编号:ILIA-S-20186472
主创姓名:蔡健婷
设计成员:李晓悦 梁柳珠 陆新盈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绿地系统规划
项目名称:山-水-村生态共生体的构建:以喀斯特山村为例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绿地系统规划

图注:01-漓江渔火愿景图 说明:

设计说明

广西桂林市大河背村是处在漓江流域的精华段沿岸的小村庄,被喀斯特山体包围,村落三面环水,形成了“前有照,后有靠”的桃花源式宜居村庄。近年来,由于长期以来的现实问题,漓江鱼的种类大批锐减,甚至有一些如已经濒临灭亡,如长尾麦穗鱼、剑骨鱼、小口白甲等,以至于以及村民与渔民的土地问题、捕鱼问题等的矛盾日渐突出。 我们的设计尊重自然的力量,建立了一个良好的生态共生体系统——在现状由于村民的空心化的问题,而被抛荒的较大片土地上,对地形进行了处理,形成养殖不同鱼类的人工基塘,通过将自然降雨,溶洞的地下引水,以及将突发的洪水也可以通过三个不同类型的基塘引入废弃田地形成的基塘区域,对洪水径流进行存蓄利用的同时,也同时把荒地丢荒以及不同鱼类的恢复进行生境营造,带动渔民的生活。旧时的捕鱼中在雾气中的点点星光——漓江的点点渔火,既是对生活的回归与寄托。村民现有的房子也可以作为民俗供人们体验居住。当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其村民和渔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时候,最终达到”山-水-村”三者的互利共生的构建。 本设计在解决大河背村“山-水-村”三者关系的同时,提供了乡村发展的可能——在自然条件良好的乡村,结合有限的资源,通过建立立体式农业基塘,可以种植果树,养殖鱼类,浮游植物为鱼类遮荫,也能吸附鱼类的排泄物等,形成小型生态系统平衡,一块田地,获得多重收益。同时,渔民的捕鱼技艺得以传承。最后,更是与游客观光体验相结合,以求促进当地经济渔业文化进一步发展,让乡村焕发新的活力。

图注:02-大河背区位分析用图 说明:

图注:03-现象分析图 说明:

图注:04-现有资源 说明:

图注:05-现状经济生活方式 说明:

图注:06-现状图 说明:

图注:07-规划策略 说明:

图注:08-总平面图 说明:

图注:09-道路分析图 说明:

图注:10-功能分区图 说明:

图注:11-生态基塘模式一 说明:

图注:12-生态基塘模式二 说明:

图注:13-生态基塘模式三 说明:

图注:14-水源获取方式与用途 说明:

图注:15-产销计划 说明:

图注:16-未来愿景 说明:

图注:17-鱼种恢复愿景 说明:

设计感悟

未来乡村,顾名思义是对未来乡村的发展提出一种可行的方向与畅想。但正如现在提的也有很多“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的政策在对乡村建设中的一步步完善,目前,仍然存在不少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是沿袭现在过对对传统村落采取传统民俗一站式的旅游观光模式,还是赋予村子一些文明精神就草草动工发展,这都是值得我们探究的。 在实地调查中,发现了很多现实的问题,不是村落没有文化留不住人,而是更多的年轻人更想去远方看看,以至于留守的都是老人和小孩。漓江早上烟雨朦胧的景色,微微泛起的渔灯,是很多游客慕名而来的特色景观。但这类传统的活动正渐渐减少,不少渔民也开始纷纷转行;村民田地抛荒无人耕种,渔民本无田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受到各种现实条件限制,鱼类减少,无鱼可打,剩下只能摇号接待游客。多重复杂的乡村问题下,如何解决村民与渔民,人与自然之间矛盾,找到真正的相对保护发展的平衡点。只有对症下药,才是村落的良药。 看得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相对保护还是绝对保护,找到人与自然的平衡点,真正实现山-水-村互利共生体的确立,人们自发地保护这个生死与共的环境,并从中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我们心目中的未来乡村的发展道路之一。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