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景奖组委会
2018/08/15 22:13浏览量
1005图注:封面 说明:
设计说明
图注:01 平面图 说明:结合长岭村的地形地貌,分析了现状耕地,窑洞,建筑等因素;利用gis技术分析地表径流,并设立了雨水收集系统,排水管道以及新增了公共空间,为长岭村实现生态宜居提供了支持。
图注:02 鸟瞰图 说明:结合长岭村的地形地貌,利用gis技术分析地表径流,并且结合现状窑洞和道路,设计了雨水收集系统,排水管道以及新增了公共空间,为长岭村实现生态宜居提供了支持。
图注:03 区位分析图 说明:长岭古村,坐落于山西省中部东境,太行山西麓,村庄建于界都乡寨垴山底部西下的一条长长的黄土峨眉大岭上,故名长岭村。村庄地形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形似一条长龙,有“龙岗”、“龙脉”之说。村落依岭而建,长800米,宽200米,总面积约为200亩,自然环境有欸,呈阶梯状。
图注:04 框架 说明:依据场地现状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匮乏,公共活动空间缺失及窑洞破损老旧等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图注:05景观结构分析图 功能分区 及交通流线分析图 说明:功能分区:设计的区域分为核心保护区、规划住宅区、环境协调区、经济产出区。 交通流线分析:古村落内部道路由主要路线、次要路线、山间小路组成。
图注:06 水循环系统 说明:依据场地现状,建立了场地独特的水循环系统。
图注:07 水土流失及场地透水技术处理 说明:场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针对场地现状,提出了适合本土的水土流失及场地透水技术。
图注:08 水系统布局及现状资源 说明:结合长岭村的地形地貌,分析了现状耕地,农田,建筑等因素;利用gis技术分析地表径流,并设立了雨水收集系统,以及排水管道,为长岭村实现生态宜居提供了支持。
图注:09 公共空间 说明:针对公共空间缺失的问题,提出在每个居住组团中设置公共活动空间,并通过道路连通各个空间,形成村内的公共空间体系;改造中水池,戏台等,为村民提供活动场所,加强村民之间的联系。
图注:10 问题与策略 说明:针对交通,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和窑洞的破损老旧等问题,提出的解决办法。
图注:11 种植效果图 说明:针对场地水土流失和景观性差等问题,提出的植物种植策略。
图注:12 资源分析与愿景 说明:分析场地现存古建筑并规划未来生态廊道。
图注:13 设计说明 说明:基于对“未来乡村”与生态宜居的理解,我们选定以黄土高原现存窑洞古村落的恢复、改建为设计目标。本次设计致力于打造一个生态宜居的窑洞社区,在建筑构造、规划布局、材料选用等方面具有因地制宜、节能节地、再生循环等优势。并且建立了雨水循环利用体系,充分解决了生活用水紧缺等问题。
图注:14 实景图片 说明:图片包含现状建筑,道路,梯田,林地及作者调研时书法创作图片。
设计感悟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