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策照丹心·方来有英杰——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保护景观设计方案

艾景奖组委会

2018/07/30 21:20

浏览量

2731
作品编号:ILIA-S-20185902
主创姓名:李尚文
设计成员: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城市公共空间
项目名称:史策照丹心·方来有英杰——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保护景观设计方案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市公共空间

图注:鸟瞰图及设计思路 说明:对设计要点进行阐述。

设计说明

731部队在哈尔滨地理位置的正下方,其位置较市中心较远,使得人们去参观遗址,造成了诸多不便,作为重要的爱国教育基地,其交通成为了无形中的阻碍。市中心的居民和学生、单位等组织和教育学习就需要近两个小时的车程,才可到达侵华日军731部队遗址区域进行学习历史等重要的教育,遗址类的区位不受城市规划的限制,因为历史条件的因素,它们往往在城市的边缘,那么未来在遗址类设计时应当如何把握城市空间尺度,如何将历史拉近城市中来是创作的重点方面之一。 通过解构主义表现为不规则几何形状的分解、重叠、拼合等方式,利用解构主义手法将基地进行分离和重构,运用不规则体块的碰撞穿插,达到弹性的均衡结构,;除了在遗址区位进行设计之外,在城市中心建设导引的宣传空间设计,将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都市男女有了精神寄托,民族信仰,基于遗址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实现了民族的纪念和城市生态的统一。 罪证遗址陈列馆的设计原则主要体现在灯具、铺装、植物配置、场地保留物等几大方面,并对731罪证遗址进行了人文历史的调研与归纳总结,并从中进行元素的提取、抽象元素、空间营造进行暗喻。对其建筑场地的设计构想中需要对场地内的遗址进行保留和保护,因此需要进行分析整理,分别是保留原场地的部分碎石路;对原有地貌进行改造其下沉式景观及建筑使其不破坏原有空间分为;微地形的梳理;对原有树木进行保留;排水沟的改造及利用。

图注:区位分析图、历史影响、场地不足分析 说明:对方案场地进行前期调研,信息梳理,整合资源,为后期深入设计做好前期准备。

图注:方案设计构思与切入点的深入探究 说明:分析方案场地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解决方案。

图注:总平面图 说明:对方案整体进行整体规划,景观节点和遗址区位

图注:景区纪念幕墙与地灯照明设计 说明:提出设计要点:将“和平”做为方案侧重点。

图注:文化挡墙设计尺度细节、鸟瞰图、景观灯设计尺度细节 说明:针对文化挡墙与景观灯尺寸的把握,从细节入手,将历史文脉渗入到设计之中。

图注:场地功能分区、节点视线分析图、人车路线分析图、停车场区位分析图、单体设计 说明:针对场地进行渗入分析,为解决方案中的问题做好准备。

图注:植物配置构架与道路铺装 说明:对场地的植被景观配置和道路铺装进行合理规划。

图注:剖面图、立面图、入口效果图 说明:对罪证遗址馆进行剖面图和立面图的分析

图注:景观详图 说明:对景观结构和步道分析。

图注:雨水收集系统、方案整体剖面图 说明:调动场地资源利用场地优势建立雨水收集系统。

图注:罪证陈列馆 说明:罪证遗址陈列馆在整体规划设计中采用下沉式建筑的定位,尽量保证地平线以上的空间环境在观者的视线内,不会影响遗址区整体的空间效果最大程度的保持了遗址区的原貌,再者罪证遗址区的地面较为平坦,没有高低起伏的变化,使得体验者在园区内到遗址区的流线是呈现混乱的情况,通过对遗址区的重新规划,做到了空间的变化,使人们在游览遗址区时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图注:方碑林 说明:为了取意“以史为镜”人们可以进行互动不想把碑林的气氛接近墓园,传达出人们珍惜现在,追求和平与希望

图注:遗址大坑示意图及大坑外景观入口示意图 说明:大坑遗址馆是原场地的监狱遗址。

设计感悟

用现代的设计手法给人以视觉冲击,但同时也传达着战争的残酷性,并时刻倡导人们珍爱和平整个区域的解构空间处理在视觉上给人最直观的感受,遗址区的独特设计就在于体验了战争的残酷痕迹且又流露出平和的气息,跳脱了以往战争遗址给人的压迫感,空间结构与惨痛破碎记忆心理同构,形式与内容统一,通过体验历史的伤痛萌生和平的珍贵道理,将遗址区、陈列馆、遗址馆、方碑林、和平走廊、生态区,整个区域设计从驰有度,以时间流线和心理流线来合理串联六个区域。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