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合自然之殇——尹四岳村石坑书屋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18/07/21 14:54

浏览量

760
作品编号:ILIA-S-20185858
主创姓名:周雨莹
设计成员:佟明颖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城市公共空间
项目名称:愈合自然之殇——尹四岳村石坑书屋设计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市公共空间

图注:鸟瞰图 说明:本建筑的方形外观设计,是由北方建筑极富踏实感的结构提炼简化而来,同时庭院的设计也很符合北方建筑的四合院风格,建筑设计中的连接、包围、交汇等设计方法,均基于功能、外观、地形、环境、交通等方面思考而来。在北方建筑独有的特色下,使其更加的符合大众的要求。

设计说明

本次设计名为“愈合自然之殇”,以此契合生态建筑与环境保护两大主题。“殇”即伤疤,破损。由于尹四岳村这个石坑荒废多年,所以对整个村子的自然景观和环境都造成了不协调,就犹如村子里的一道“伤疤”一样,让人们直观的就感受到了不美观。“愈合”表明要治愈,治疗。对这道伤疤进行整治,让村子里的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环境得到更好的改善。 本次研究以河北省尹四岳村石坑书屋为主题,遵循资源再利用的设计主旨,运用以石材为表皮材料的生态建筑设计手法,进行构思与设计。 经调查表明,尹四岳村是一个大约有着800人的村子,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村子里大部分是老人和儿童,通过走访记录,我发现该村子在教育学习方面有着很大的不足,尤其是阅读等方面。并且留守老人没有完善的公共场所,老人们唯一的去处就是坐在自家门口望着远方。儿童是国家的未来,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怀和爱护。另外,尹四岳村有一块废弃多年的石坑,大约3000平方米。同时,尹四岳村盛产梨树,村内有大量梨树枝,并且本地石材丰富。 图书屋由地下一层和地上一层组成,地上一层为图书屋,地下一层为老人活动中心,两者之间互相联系。两层之间由外部楼梯连接。同时外部场地有通往地下通道的专门楼梯,可使村民不用经过地上一层而直接到达地下通道。其地上一层内部有廊道和庭院,经过廊道使其围合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庭院,此庭院的围合呼应了北方建筑的特有设计构思。同时,庭院的设计更重要的承载了交通的聚散问题。 图书屋的地下一层有一条地下通道,在外界看不到的情况下给人以神秘的色彩,并且可供老人乘凉聊天,还具有从地上通向地下通道的外部楼梯。由于两层的功能面积不尽相同,所以地下一层有屋顶花园,可供村民观赏,使其成为了建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图注:项目分析 说明: 经过调查得知,农村存在一种普遍的问题,村子里的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留下了老人和儿童在家留守。通过走访记录,我发现该村子在教育问题上存在很大不足,并且老人没有完善的公共场所,老人的唯一去处就是坐在自家门口望着远方。另外该村子有一块废弃多年的石坑,里面杂草丛生,至今无人问津。使村内的整体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图注:区位分析 说明: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中部偏东的尹四岳村,地处北京和天津两大直辖市之间,廊坊市被誉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廊坊市是京津冀城市群的地理中心,历史悠久,底蕴丰富。而尹四岳村位于廊坊市管辖的一个农村,资源丰富,气候宜人,风景秀丽。

图注:基址周边环境分析 说明:当地村民对于尹四岳村的石坑废 弃地自然破坏程度关注度不高,对于石坑的现状,村民缺少资源再利用的信息渠道和直观的了解和接触。

图注:石坑分析 说明:石坑为村子里一荒凉的废弃地,大约深4米,占地3000平方米,调查后将其加以利用,做成石坑里的建筑。分为地上一层和地下一层,两层通过外部楼梯联系起来,地下一层有专门的地下通道,村民还可以在里面乘凉,活动。

图注:拆解图 说明:图书屋主要服务人群定位为留守青少年群体。相对于留守老人来说,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易于接受教育,并通过他们影响父母及周边的人,有利于提高全民学习意识。但简单的说教式宣传教育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叛逆与反感。因此,如何通过设计的手法,让建筑、阅读与青少年之间形成互动,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快乐,是值得进行深入思考与研究的。

图注:总平面图 说明:基址形状为不规则的四边形,图书屋的主体建筑处在场地的东南方向。该图书屋的主入口设置在场地的东南角,方便进出。并在场地南侧设置了停车场,可停放十辆车左右。 地上一层为图书屋,地下一层为老人活动中心,两者之间由楼梯连接,同时外部场地有通往地下的专门楼梯,可使村民不用经过地上一层而直接到达地下通道。 由于两层的功能面积不一样,所以地下一层还设置了屋顶花园,供村民观赏。

图注:地下一层平面图 说明:地下一层为老人活动中心,其拥有独立的出入口,设计目的在于为留守老人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除此之外还设有供老人喝茶、听书的书茶馆,供老人打麻将、下棋的娱乐休闲室,还有供老人读报纸的报刊阅览室等休闲活动室。主要的交通方式为上下楼梯,通过楼梯不仅可以到达顶层,还可以通往地下通道。

图注:一层平面图 说明:一层为图书屋,包括低幼教育区、青年阅读区、故事王国等教育空间。地下一层同时面对留守儿童开设了学习室、图画王国等功能,让他们在享受动手快乐的同时,了解知识的重要性。

图注:立面图 说明:分别是南立面图和北立面图

图注:立面图 说明:分别是西立面图和东立面图

图注:剖面图 说明:以大门为正面,南北方向进行剖面

图注:效果图 说明:效果图1

图注:效果图 说明:效果图2

图注:效果图 说明:效果图3

图注:效果图 说明:效果图4

图注:效果图 说明:效果图5

图注:效果图 说明:效果图6

图注:效果图 说明:走廊与庭院的设计主要承载交通与集散的功能,走廊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呼应北方建筑的独有特色。走廊外表皮以夯土作为背景,表面用木材整体贴合装饰,有序构建的木质梁柱构架,充满了韵律感和节奏的变化。面对庭院一侧则运用了大面积的玻璃材质,以此形成较好的通透性,从而扩充小庭院的虚面积。当阳光照射下来,透过长廊顶部的缝隙达到光影斑驳的效果,置身其中让人感受到光影变化的乐趣。小庭院则为留守儿童和老人提供了一个安静优美的室外小花园。

图注:效果图 说明:走廊与庭院的设计主要承载交通与集散的功能,走廊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呼应北方建筑的独有特色。走廊外表皮以夯土作为背景,表面用木材整体贴合装饰,有序构建的木质梁柱构架,充满了韵律感和节奏的变化。面对庭院一侧则运用了大面积的玻璃材质,以此形成较好的通透性,从而扩充小庭院的虚面积。当阳光照射下来,透过长廊顶部的缝隙达到光影斑驳的效果,置身其中让人感受到光影变化的乐趣。小庭院则为留守儿童和老人提供了一个安静优美的室外小花园。

设计感悟

随着城市开放程度的提高,经过调查得知,目前农村存在一种普遍的问题。村子里的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留下了老人和孩子在家留守。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的读书质量问题关系到他们的未来发展。而我们要考虑的不光是留守儿童读书的地点问题,还要考虑留守老人休闲活动的场所问题。 新农村石坑书屋的整体设计,根据周边环境以及人们的心理,利用环境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研究,通过研究在生活中对使用者心理活动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与个体行为效果之间的关系,分析使用者对图书屋心理诉求及其与周边环境之间的互动、因果关系,设计出适合农村孩子的图书屋。 以往的图书屋建设更多的侧重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生态。而从人们的行为活动方面的考虑较少,因此在此次设计中将特别从以下几点入手: (1)通过对场地的场所性研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及所需要的表达等,从而提取正确的所要表达问题及情感。 (2)通过各种功能空间的利用融合来表现建筑的特点。给使用者以丰富的视觉、心理感受。 (3)心理学的应用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它将同样被融合在设计的细节里,包括材质,植物、空间围合、色彩等等来强调其给人的心理感受。 通过设计及图书屋的规划来表达空间融合的思想,这种表达不是直接的让人从外观一眼看出,而是要让接触到这个设计的个体在使用中体会。让他们在无形之中对此产生共鸣,以满足他们的某些精神情感及生活的需求。希望这种符合留守儿童心理的建筑的形式能带给人们一种新的体验与思考,能够给人们平淡的生活带来新的生机。 希望能够营造出一种能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困难,战胜自卑,健康成长的,充满活力的阅读环境。它不仅能够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场所,还能够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更适合他们活动的室内外空间。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