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城镇废弃场地的绿色更新

艾景奖组委会

2017/08/17 21:58

浏览量

1425
作品编号:ILIA-S-20175255
设计成员:秦婉墨 袁溯阳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公园与花园设计
项目名称:归园——城镇废弃场地的绿色更新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公园与花园设计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功能分区

设计说明

本园以废弃蓄水池为基底,以回归为主题,讲求从棱角分明的现代城市生活重回自然的田居野趣。全园自东南向西北由规则折线式形态过渡为圆弧,最后回归到自然的山野田园,而中心的圆形水面就如同一面镜子,反射着城镇的喧闹与现代的痕迹,引人思考。其东北角的保留区为人们讲述当地给排水系统的一段尘封的历史,同时作为本园文化教育意义的体现。除此之外,本园还具有蓄洪排涝,雨水收集,净化水体等多方面生态作用,从而为更长远的城镇化建设奠定基础。 本方案有三大特色,第一是“重塑城镇废弃场地”即将被高墙封闭的场地改造成供市民活动休闲的开放公共空间,将被分割的空间连接为一体,促进人与环境的交流,充分发挥景观的社会弹性功能。同时,又将杂草丛生的废弃蓄水池部分保留原有池壁以呈现水利设施的发展史,为人们叙述被淡忘的历史变迁,发挥景观的科普科教功能。第二大特色是“延续千年农耕文化”,本园台地部分仿照山西旱梯田的基本形式,同时结合一旁百年农大的农业情怀,体现农耕文化的主题。强化大众的文化认同感,充分发挥景观的文化渗透功能。第三大特色则是“构建雨季蓄洪设施”本园绝大多数时间使用少量的水进行造景,突出中心镜池之美。而雨天利用其地形收集雨水,其中花溪可流可旱,各有景致。雨季可临时作为蓄洪排涝之地,其外围不同高度的台地又可保证不同水位时的最佳景观效果。 本园的植物配置结合不同场地的高程变化,以生命力强的乡土植物作为基底,低洼处种植耐水涝树种,营造适合蓄洪防涝过程的多样化景观 。全园配植各类乔木灌木地被及水生植物,丰富其生态多样性的同时满足自我净化的需求。旨在喧闹的城镇中营造出回归自然的乡野风光。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景观结构分析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交通分析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区位分析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效果图2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效果图1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全园鸟瞰图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现状分析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局部设计详图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局部鸟瞰1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局部鸟瞰2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局部鸟瞰3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效果图4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总平面图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效果图8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效果图7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效果图6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效果图5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效果图3

设计感悟

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渐渐走出森林草原建立城市,但终究只有大自然才是人类的故土,所以有时更新也是一种回归。本园以废弃蓄水池为基底,以回归为主题,讲求从棱角分明的现代城市生活重回自然的田居野趣,带人们走上‘回家路’。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