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绿栈

艾景奖组委会

2014/08/27 15:00

浏览量

932
作品编号:ILIA-S-20142248
设计成员:胡文韵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城市公共空间
项目名称:漂浮绿栈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市公共空间

图片属性:效果图 图片描述:公园角度鸟瞰效果图

设计说明

本设计位于成都市水井坊街区,是一片具有深厚酿酒文化的历史保护区,设计的性质是商业街规划改造设计,由于其本身具有较高的商业要求,需要保证一定商业和基础设施面积,所以若想完整的从传统意义上通过增值绿化将城市回归到自然几乎是天方夜谭。所以本设计希望可以利用新式绿色能源技术手段,竖向上提升商业街的活动范围,而地面部分在保护传统建筑文化的同时最大幅度通过设计增加绿化的面积,从视觉及体验上将自然引入,让城市人感受到自然,而通过商业街中的文化创意体验,更加深层次的目的是期望城市的人们可以从思想意识上回归自然,认识到目前城市面临的种种生态问题,从人本全身心的回归自然。具体的几点概念如下: 1、将人类活动抬升,自然从地面渗入场地。通过建筑和步道的抬升,加上屋顶可上人面积的利用,设计上最大幅度的将商业意图的人流引向地面以上,而地面打开进行种植并提供休闲娱乐的活动场地,将自然从底部渗透进来。 2、历史遗迹保留,成为文化展示中心。具有保留价值的老建筑保留并修缮,使其成为场地的传统文化符号而存在,同时老建筑周边开放做下沉庭院,成为老成都生活的展示和体验区域,也代表了场地的文化价值。 3、复合绿化模式增加绿化面积,提供亲近自然的可能。多层次绿化加垂直绿化的复合绿化模式希望可以为街区织一块大型的立体绿网,将整个商业街包裹进去,另外在网格之间植入可以活动的场地,使得自然不仅仅是可以看到绿色,而是可以摸到和感受到的清新。 4、绿色建筑技术,节能回归自然。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街区中采用绿色节能建筑技术如屋顶花园、地源热泵系统、墙面节能等,可以大大减少能耗,不过份依赖城市供能网络,使场地真正做到回归自然。 5、生态展示,意识回归自然。结合多层次的活动空间和生态展示空间,不占用商业面积的前提下,植入文化体验和生态展示等宣传活动,让城市人积极的面对城市及自然问题,从思想意识上完全回归自然。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概念说明示意图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基地发展脉络和基本概况

图片属性:剖面图 图片描述:四个场地重要节点的剖面图及层次说明

图片属性:方案设计分析图 图片描述:方案设计分析图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基地情况及分析

图片属性:总平面图 图片描述:总平面图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发展步骤与未来发展预期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片属性:公园部分平面图 图片描述:公园部分详细平面图及分析图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各区域所用绿色技术示意图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人流预期分布情况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商业部分构成示意图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问题处理过程

图片属性:效果图 图片描述:重要节点的效果图

设计感悟

此次设计竞赛是我们研究生阶段做过的设计中收获做多的一次,主要在几个方面有比较多的设计感悟: 1、可行性研究:将构筑物抬升至一定高度有没有可能建成值不值得成为了我们一直纠结的问题,但是后来搜集了许多的建筑资料和方案,发现只要在架空的宽度和高度上满足要求就基本可以建成,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所保留,并不是抬升全部而只是将重要几点进行了高度的变化,将比较好改变的路径进行了抬升,这样既解决问题还可以增加场地趣味性。 2、历史遗迹的保留:场地处在拆与不拆之间的尴尬境地,我们花了很大的精力去收集和整理资料,我们需要做的几乎是重组一个受伤的历史街区,进行了多次走访之后最终决定将部分还有一定价值的老建筑修建及保留,在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一片历史痕迹在保存上是多么的困难重重; 3、绿色技术了解:在绿色技术的研究上我们进行了多次尝试,在大展示的设计意图之下,采用尽可能新和多的技术手段来塑造,了解到绿色技术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还有需要适宜的条件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4、设计与实际间的距离:我们认为作为学生参加竞赛是必须的,但这与实际的项目之间是存在差距的,竞赛可以天马行空的想像,但是实际项目必须按照施工标准进行,但再不切实际的想像也需要落实,所以竞赛再精彩也要结合实际,这样做出来的方案才是真实的而不是在编故事。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