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内湖三里生态足迹与承载力之绿地系统研究规划

艾景奖组委会

2014/08/26 09:42

浏览量

985
作品编号:ILIA-S-20142204
设计成员:王贝贝 唐春晓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绿地系统规划
项目名称:台北市内湖三里生态足迹与承载力之绿地系统研究规划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绿地系统规划

图片属性:展板1 图片描述:分析项目背景及相关新兴理论运用方法的运用和总平面布置。

设计说明

工业革命和科技之后由于科技的进步,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经济的奇迹,却也伴随着环境污染及生态资源永续利用疑虑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切,近年来成为政府施政与民意监督的焦点。是否能从生态足迹的角度来重新检讨都市对外界环境的依赖,从而从根本上逐步降低对外界环境的依赖,为后来的规划提出新的思考方向。 针对台北市日渐严重的都市绿地系统资源,尝试引入生态系统理论及算法对台北市456个里的生态进行通盘检讨,进行同质里的等级划分。引入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针对生态足迹承载比严重失衡的类型的典型里提出逐步改善并最终可以达到平衡的课题和对策。 为了增加城市内部自身粮食及能源的供给,将都市绿地系统中都市公园(都会公园、邻里公园、校园绿地),线性绿带(行道树、河滨公园),开放空间(广场、历史文化聚落),游憩设施(动物园、高尔夫球场、棒球场)等现有绿地及未使用土地(费耕地、草生地、灌木荒地)等作为可生产土地。城市内部生产力的提高,达到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平衡之目标,使都市里的人类与相应的土地共生共存。 本规划透过理论与趋势发展之回顾,用生态足迹之观点以检讨在台北不同的生活单元「邻里」为基础,针对各区进行每个里之生态足迹与承载力的实证研究,透过大量气候分析软件与SPSS计算群落相关模式中之因果关系研究,探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增加自身生产力,减少生态足迹之可能的规划计划。

图片属性:展板2 图片描述:针对各区进行每个里之生态足迹与承载力的实证研究,透过大量气候分析软件与SPSS计算群落相关模式中之因果关系研究,探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增加自身生产力,减少生态足迹之可能的规划计划。

图片属性:总平面图 图片描述:通过实地的调研分析整理,将相关基地基本资料体现。

图片属性:道路分析 图片描述:基地90%的建筑为住宅,说明该区居民日常通勤基本在步行不可达的地方,对交通工具依赖严重。但公共交通系统并不完善,仍有区域公交车线路并未到达。因此私家车也成为该区域重要的交通工具。该区道路狭窄,且人车混流情况严重。自行车道的建设则更差一些。因此Ubake的使用也并不普遍。

图片属性:风道分析 图片描述:风速因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冬季则受东北季风之影响;全年平均最多风向为东北东向。平均风速为3.1m/sec,全年平均最大风速为3.9 m/sec。在该区中因为有大量的密集建筑,只有在城市的主要干道上的⾃自然通风较好。在建筑的高度上,15m高度是一个风速的拐点,15m的高度以上风速逐渐上升。风向在该区密集的建筑中,优于受东风的影响较为严重,东西走向的道路拥有构建城市风廊的条件。分别为东湖路113巷,乐康街111巷和东湖路。

图片属性:照明采光分析 图片描述:通过分析该区域所处的纬度因素和气候因素,可以分析出最冷三个月的朝向为南偏东15°,最热三个月的朝向为东偏北7.5°。通过软件分析出建筑该区域的最好的建筑朝向为南偏东7.5°。在该区中中北部的建筑朝向较好,建筑较差的地方在该区分布的较为零散。

图片属性:环境教育分析 图片描述:要提倡积极环保的消费理念与生活方式,形成当地居民愿意为环境降低消费的理念与消费行为。居民的参与,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特别是通过消费行为,制约企业的生産行为,提高环保水平。同时,利用环境教育增强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可以为生活环境保护提供有效的基础条件,减少空气污染与耗能浪费。

图片属性:潜在屋顶绿地分析 图片描述:基地的简称地加建加盖的情况较为普遍,部分屋顶已经有进行简单的绿化建设,且新修建的建筑多有考虑绿化屋面。但仍有部分屋顶可进行利用开展绿化屋面或能源收集,但除两所学校的建筑屋顶以外,其余不仅单块面积较小且零散,总面积为3.2公顷左右。在基地内仍有一些未使用土地,其中位于东湖里和康乐里的两块未使用土地总面积约为1公顷紧邻山坡地或森林,而且较完整。而安湖里中未使用土地则单块面积较小,且多数被建成地包围。

图片属性:规划构想图 图片描述:道路分析,风道分析,照明采光分析,环境教育分析,潜在屋顶绿地分析相互协调,得出最终可行的规划构想。

图片属性:照明采光模拟 图片描述:东湖里,安湖里,乐康里的采光系数从48%到108%,从深蓝色到金黄色所示,这张图反映了这三个里的采光也是存在建筑物密集程度高,而导致的建筑物的低矮处采光不足,建成地中间的绿地由于没有高大的建筑遮挡,拥有充足的采光。

图片属性:环境模拟 图片描述:中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即全年都有持续的温度,最热月份的太阳辐射可收集量为1200kwh/㎡,最冷月份的太阳辐射可收集量为490kwh/㎡,年平均日照时数约在1,252小时左右;每月平均日照时数,约为110小时;其中以8月平均日照时数最高,约184小时左右,以1月份平均日照时数最低,约58小时左右。

图片属性:创意构想鸟瞰1 图片描述:创意构想体现

图片属性:创意构想鸟瞰2 图片描述:创意构想体现

图片属性:创意构想鸟瞰3 图片描述:创意构想体现

图片属性:蓝图效果 图片描述:基地整体效果体现

设计感悟

现今所谓的各种永续手段,是否能真的能达到永续的目的?人口依然在增加,对粮食和能源的消耗依然在上升。在永续课题下讨论的各种手段,如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公共运输系统的利用等对能源的利用仍然存在,使得都市对外界环境的强大依赖依旧存在。 使用生态足迹来探讨都市的生态平衡只是一种手法,因为在以往土地分类中并未将绿地考虑为具有生产消耗品及能源的功能,所以是将绿地视为都市建成地或即将成为都市建成地的一部份。但是用生态足迹来检讨台北市的土地消耗,已经证明台北市所需要的资源提供土地面积远远超过台北市所能提供的土地面积。在都市范围不扩大的情况下应该如何提高土地生态承载力已达到自然与都市的平衡,将绿地系统转换为可生产能源或消耗品的土地面积,是本次绿地系统规划所致力改善的最核心的方向。 大量的分析模拟让我们了解到一个适宜人们生活的区域与环境的关系自然是和谐并具有美感的,延续基地周边既有的自然纹理,适切的反映基地的风土人情,配置与环境和谐共处的使用空间,这要求我们设计团队在整个规划中,都应当秉承尊重自然的心情来规划,同时也是城市回归自然的必备条件。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