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碳绿洲——辽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湿地破碎化修复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24/03/25 19:10

浏览量

4212
作品编号:ILIA-S-WORL12508
主创姓名:严若宇
设计成员:林怡廷 张京晶 常子鹏 韩亚男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景观设计 - 生态修复改造
项目名称:蓝碳绿洲——辽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湿地破碎化修复设计
院校名称: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指导老师:夏欣
设计时间:2024-03-01
项目地点:辽宁省盘锦市辽河三角洲
项目规模:1315平方千米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景观设计-生态修复改造

▲总体策略与鸟瞰效果

通过对于场地的分析,我们把问题分为蓝(水资源问题)、绿(湿地生态问题)、橙(活力发展问题)三色问题,并设计了解决三色问题的具体策略,通过鸟瞰图展现了理想中治理后的场景。

设计说明

湿地景观是人类宝贵的蓝绿资源,辽河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敏感区之一,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地区的景观碎片化问题日益加剧,致使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受阻。当前,全球变暖,碳排放高居不下,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双碳“政策目标,旨在共建美好家园,恢复和保护辽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本设计以景观破碎化的缝合修复为基础,通过对盘锦市辽河三角洲水系景观存在的生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就如何优化辽河三角洲蓝绿空间连通性、植物群落、生态生物链,减少能源支出,提高自然湿地及植被的碳捕集和碳封存能力提出河流水系景观破碎化的修复策略和方法。 辽河三角洲的景观破碎化问题主要表现为湿地的面积在不断的破碎与缩小,同时当地还面临着水体污染、旱季水不足、雨季洪涝等。这些问题导致了湿地生态损坏、人口活力不足、经济需求发展受阻。我们创建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来解决人类用地过度扩张导致的景观碎片化以及生态损害的问题,探寻一种生态经济协同的新模式。 通过对于场地的分析,我们把问题分为蓝、绿、橙三色问题,划分为6个功能区,分别为滨海养殖池、盐碱湿地、沼泽湿地、滨河湿地、圩田生产景观以及滩涂景观。并以此构建土壤微生物链,提高水质净化能力。规划水运航道,确保水资源供应与需求平衡,解决雨季洪涝与旱季缺水问题。设计湿地观光轴线,限制人为占用,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修复,保护濒危湿地生物种群。以滩涂退养殖,推动湿地景观的缝合以及农业生产方式转型,以圩田种植水生作物取代传统耕种,减少污染源。构建鸟类栖息生态生活链,打造四季景观生态,提升湿地观赏价值。开展互动体验研学活动,构建互花米草互动装置体系,利用新能源技术,推广绿色能源产业,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实现辽河三角洲景观破碎化修复与生态健康共融。

▲场地现状与前期分析

结合arcgis进行数据分析处理,选定国家级保护湿地——辽河三角洲作为发展蓝碳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并探寻导致问题的源头即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问题,本方案希望通过一种自然的手段去解决矛盾冲突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规划平面与生态策略

平面图规划了滨海养殖池、盐碱湿地、沼泽湿地、滨河湿地、圩田生产景观以及滩涂景观等6个功能分区,同时具体阐述了湿地生态修复的生物链系统,对设计所需要的水生植物进行讲解,通过引用本土水生植物去解决水体污染以及旱雨问题。

▲具体场景效果图(圩田-湿地-互花米草)

描绘了圩田智慧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互花米草科普体验系统三个具体场景,体现了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活力湿地。

设计感悟

项目针对湿地景观破碎化问题进行探讨,场地原有山水资源、湿地景观并未得到有效利用,设计以景观破碎化修复为基础,通过优化辽河三角洲蓝绿空间连通性、植物群落、生态生物链,减少能源支出,提高自然湿地及植被的碳捕集和碳封存能力。

设计亮点

设计通过一种生态的方式最少的人为干预以解决场地景观碎片化的问题,通过缝合加恢复的方式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从而使得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互花米草是我国滨海湿地最主要的入侵物种,它的入侵改变了湿地原有生境土壤条件,从而导致一系列生态系统结构的改变,特别表现在土壤理化性质、动植物群落等方面,项目利用无人机技术监测技术,以互花米草为载体,设计互动装置与试验区,再现互花米草入侵过程,同时有效利用互花米草经济价值及药用价值,开展收割体验,构建互花米草经济产业链,以原料换产品等方式增强互动。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