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唤醒雨林力量——西双版纳橡胶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重构

艾景奖组委会

2024/03/20 22:10

浏览量

1503
作品编号:ILIA-S-WORL12490
主创姓名:鲁馨怿
设计成员:王琨 段雨杉 赵厚龙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景观设计 - 生态修复改造
项目名称:共融-唤醒雨林力量——西双版纳橡胶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重构
院校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孙道阳 王璐艳 杨建虎
设计时间:2024-03-12
项目地点:云南省西双版纳市勐腊县
项目规模:1368km²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景观设计-生态修复改造

▲现状问题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因素,位于云南西双版纳的橡胶经济林的适生地向北偏移居民们为了生产经济利益,将橡胶种植建意扩增,使得雨林原有的生态系统遭受到了破坏。我们通过对场地的橡胶生长周期,生长形式以及条件进行了分析,发现由于橡胶林面积的扩增而引起的破坏不胜少数,由于橡胶树的单一种植方式而引起的水土流失,人们盲目扩张橡胶种植地,使得动物失去栖息地,并且人们使用农药的数量增加,这些都使得人,雨林,橡胶之间的矛盾愈发严重。

设计说明

本设计定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市勐腊县,动腊县的主要产业为橡胶产业,由于全球变暖所带来的影响,自2010年以来,勐腊县的橡胶种植地不断护张,并一路向北侵占雨林资源以及农业用地。该场地用地多为农田,山地与河流,场地内部呈现南高北地,多为丘陵,场地内的雨林资源均予以保留。为了实现自然与人为的完美结合并且达到对乡村落后产业的振兴,我们选择使用蜿蜒自适应的设计手法,追求现代,经济,自然的氛围,结合实用与审美,旨在为村民,游客等人群提供一个结构清晰功能齐全,既能满足日常需求且能提供经济效益的景观方案。 景观设计有意模糊了人为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界限,使两者相互交织-一建筑的终点和景观的起点趋于融合。建筑和景观和谐配合的原则贾穿设计始终,方案致力于创造一个直实反映选地美丽丰富生态的环境,从生态空间格局、生态系统质量,生态助治和社会参与等四大项对场地进行评传与诊断、其中面源污染,生境破碎及公众参与性低是场地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设计基于问题导向,采取生态重建、辅助再生、自然恢复、保护保育等措施打造一个土地净化和生态复苏的自然、健康的可持续雨林缓冲带,为整个勐腊县橡胶雨林的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样板。 经过修复的橡胶雨林经济带,是西双版纳的一道有力的生态安全屏障,恢复了自然栖息地,使其物种更为丰富,激活整个西双版纳雨林区域的可持续循环发展模式成为勐腊县甚至于云南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宝藏。

▲解决策略

通过对橡胶产业的分析过后,我们抓住了人,雨林,橡胶之间共生的关系,居民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我们在控制橡胶面积的基础上,将雨林这一元素也加入到经济模式中来,雨林研学,雨林体验等各项产业可以为居民带来不菲的收入,并且对于橡胶产业破坏的用地进行长期规划,用于生态恢复。

▲产业模式

人,雨林,橡胶产业三者共生之中不乏有一些特色产业,我们提出了雨林复合产业结构,如橡胶+畜牧业,橡胶+农业(中药,咖啡)等混种模式,使得叫居民的经济收入可以再上一层台阶。

▲生态共生

最后,我们在雨林再生之中设计了固碳与减排的模块,使得人,雨林,橡胶之间实现了生态和谐共生。

设计感悟

在当今气候变暖的时代背景下,橡胶林种植适地面积北移,雨林居民为了些许的经济利益而对其肆意扩增,导致雨林面积减少,生态造成破坏,我们诵过改善产业结构增加产业模式,将雨林生态系统进行重构,最终旨在解决人类,热带雨林,橡胶经济林之间如何共生的问题。

设计亮点

在本项目中,我们将以往单一的橡胶种植的经济模式发展为三种模式,分别为橡胶产业,农牧产业以及雨林产业,并在其基础上将其精细化,如将以往的简单的橡胶产业分为多种加工模式,精加工粗加工等。农牧产业之中有中药,茶叶等产业链,并且有畜牧与林业共生。最后雨林产业有雨林复合混种模式,如雨林+橡胶,雨林+药材,以及雨林+油料植物的混种模式,并开展雨林旅游的生态板块。除此之外,我们也对雨林恢复进行长期规划,在减排和固碳方面均有设计,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雨林复合种植等均为固碳措施。最终,旨在为西双版纳居民提供一个经济,环保,绿色,共荣的生存环境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