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石”光——乡村振兴视角下深汕合作区赤石村未来乡村场景探索

艾景奖组委会

2023/08/30 18:29

浏览量

2445
作品编号:ILIA-S-202312338
主创姓名:沈弋雯
设计成员:袁周绿 张霖露 吴丹格 巫嘉敏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规划类 - 美丽乡村
项目名称:未来“石”光——乡村振兴视角下深汕合作区赤石村未来乡村场景探索
院校名称: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指导老师:陈思颖
设计时间:2023-08-01
项目地点:广东省深汕合作区赤石村
项目规模:11.19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规划类-美丽乡村

平面图与新厝林村详细设计

从镇域上设计了产业主题路线、康养农旅主题路线、古韵文旅主题路线。在新厝林村的详细设计上,突出古寨历史文化内涵,拓展外围田园空间,将新厝林村打造成为一个以文化体验为引擎,以农耕体验为依托、以古村旅游为主导的客家风情体验旅游新地标,设计了历史文化保护策略和未来农业发展策略。

设计说明

本次规划设计的对象为赤石行政村(简称赤石村),位千广东省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镇中部中共赤石镇委员会、赤石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村域范围东临至赤石河与新城村交界,南与新联村相邻,西与冰深村、新里村相接,北至绵延山岭与大安村、明溪村交界,辖区面积11.19平千米米。为了满足村民的迫切需求井促进赤石村的整体发展,充分挖掘和利用赤石村独特的资源条件,井与周边的资源形成聚集效应。为此,提出以下六大策略:未来产业场景、未来文化场景、未来低碳场景、未来健康场景、未来交通场景和未来治理场景。以大文旅发展为主导,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智慧农业与生态文旅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古寨聚落的综合保护和活化,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这将有助千提升乡村的现代化水平,打造一个以文化为脉络,产业和村庄协调发展,宜居宜游的现代化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村庄。通过实现村落历史的延续和乡村活力的焕发,为村民创造一个更加繁荣和充满活力的未来。

前期分析与鸟瞰图

深入了解村庄的历史、文化、地理特点、人口结构、产业现状等方面的特点,充分考虑村庄的特色和优势进行规划设计。赤石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度挖掘古村落历史文化底蕴,以自然生态资源为本底,传统民居资源为载体,整体推进古村落与村庄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此外,创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以大文旅发展为主导,继续创新发展模式,构建多个未来场景,整体推进智慧农业与生态文旅等特色产业的发展。

未来乡村场景设计策略

该部分从产业、生态、文化、治理、交通、生活方面详解了六大未来乡村场景的设计策略,并对赤石村进行了初步的规划布局设计。 1产业方面:赤石村产业失衡,欠缺主导。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主要是散户种植,未形成企业、合作社与农户的综合运营模式。由于水源地生态保护以及河道治理需求,大力管控污染产业,使赤石村第二产业份额降低。第三产业旅游业仍在起步阶段,以私人经营为主,规模较小,难以带动经济发展。对此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深入挖掘赤石村优势资源,打造多元化、主题化、特色化产业,创新产业经营模式,实现一三产联动发展,打造未来产业场景。 2.文化方面:赤石村的文化历经百年的传承与积淀而深厚,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意蕴、旅游科普价值以及学术研究价值。但目前赤石村的文化资源时代发展浪潮与审美时尚变化的强大冲击,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与保护。当地对赤石村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的价值认识与保护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展示缺乏重视,未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我们通过对古寨等历史建筑的修缮维护、对白字戏、正字戏等非遗的记录以及挖掘创新发展等方式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利用“文化+产业”、“文化+IP”“文化+智慧服务”的模式将为当地文化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外在发展动力,打造未来文化场景。 3.设施服务方面:赤石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齐全,但建设水平不高,仍需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主要倾向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而生产性基础设施仍还相对薄弱。道路的质量和宽度标准偏低,部分道路破损严重,影响村民日常出行。另一方面,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且使用率低,缺少独立的文化活动室,公园广场建设仍需丰富。针对设施服务方面的不足,我们提出了改造增加健身活动场所、提升优化养老服务设施、优化医疗资源、改善交通布局的策略,打造未来健康场景。 4.治理方面:赤石村党建宣传栏、党建主题广场数量较少,宣传的途径、媒介主要依靠宣传栏,较为单一。基层治理宣传力度有限导致群众的认知不高,仍有部分村民不了解或者认为没有村规民约。赤石村人才外流问题突出,其中赤石村党员队伍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党员外流情况比较突出。为解决治理难题,我们提出了以党建引领法治、自治、德治、智治,村民为治理主体,配合多方协作,实现即村民心中的理想家园,又符合大众认知以及时代发展的乡村,打造未来治理场景。

新厝林村与福田村详细设计

该部分以新厝林村和福田村为例,对道路交通、绿地景观等进行规划,为福田村设计了详细节点,打造以邻里中心为核心的智慧政务平台和以乡创中心为核心的黄皮产业交流平台。

设计感悟

该作品根据大赛“和美人居”的主题,发掘赤石村的产业、文化、生态、治理等方面的特点,设计六大未来场景并用两个自然村作为案例地,进行详细设计体现策略,创造更好的乡村人居环境,考虑村庄的长远发展,探讨未来乡村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方向。设计团队通过此次项目的调研和策略研究,引发了对中国未来乡村的思考。

设计亮点

设计过程中,团队深入了解村庄的历史、文化、地理特点、人口结构、产业现状等方面的特点,充分考虑村庄的特色和优势进行规划设计。赤石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度挖掘古村落历史文化底蕴,以自然生态资源为本底,传统民居资源为载体,整体推进古村落与村庄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此外,创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以大文旅发展为主导,继续创新发展模式,构建多个未来场景,整体推进智慧农业与生态文旅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依托赤石村地域特色、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人文特征等元素,构建“三化六场景”模式,打造符合赤石村特色的未来乡村建设体系。“三化”,即3大价值坐标,是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六场景”,即6大未来场景的植入,分别为未来产业场景、未来文化场景、未来生态场景、未来服务场景、未来交通场景、未来治理场景治理。打造未来新场景,需要引入智能化技术、新型产业等新的元素,为村庄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村庄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机遇,为赤石村村民创造新生活。 具体做法有: (1)利用数字技术发展智慧农业、数字经济; (2)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展示赤石文化软实力,传承赤石历史文化; (3)打造绿色乡村,推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4)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未来数字化共享生活场景; (5)打造智慧化交通,打造“5、10、30分钟出行圈”; (6)结合数字化改革推动乡村治理,提高社会综合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水平。 最后,落到各自然村的详细设计,选取最具代表的新厝林古寨,重点进行古寨聚落的综合保护活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传承,实现村落历史的延续与乡村活力的焕发。福田村则以农旅融合为方式的产业共创、以设施共享为宗旨的生活智享,实现乡村未来田园观光、农旅研学、生态宜居等功能。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