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羚”为友——秦岭羚牛局部泛滥背景下的共存空间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23/08/30 18:05

浏览量

1960
作品编号:ILIA-S-202312336
主创姓名:管雅璇
设计成员:刘淑敏 甄方苇 钟思维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规划类 - 风景区及乡村规划
项目名称:化“羚”为友——秦岭羚牛局部泛滥背景下的共存空间设计
院校名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指导老师:王兰宝 杨洪福
设计时间:2023-08-19
项目地点: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
项目规模:4758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规划类-风景区及乡村规划

▲前期分析

作为秦岭四宝之一的秦岭羚牛现在面临着局部泛滥的问题。通过前期的调研分析,选取了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的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区的区域进行设计。如何在秦岭羚牛天敌灭绝的情况下实现羚牛与多方和谐共生的目的,是我们深入探讨并期望解决的问题。

设计说明

项目位于陕西省秦岭地区的佛坪县,针对具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背景下的秦岭羚牛局部泛滥现象进行共存空间设计,意在缓解当地羚牛泛滥现象对人、熊猫及周围环境造成的种种影响,保护当地环境及增加生物多样性。设计以“三个冲突”——兽与人的冲突、兽与兽的冲突、兽与环境的冲突为起点展开设计:第一,更有效落实落实野生动物监测及预警系统,户外定点红外相机有效监测羚牛动态,传递给工作成员,为其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及对附近村民提供羚牛下山预警,可有效保护野生羚牛的同时及减少其对周围造成的影响及伤人事件的发生;第二,对其迁徙路径进行引导及兽道设计,通过仿生装置及种植隔离带,有效环境羚牛对熊猫及其他物种行为的干扰;第三,定点设置感应硝池、大量冬季植物种植、“粮草供应站”的提供,可有效缓解羚牛对地方环境造成的压力。通过空间设计策略及装置设计策略,缓解秦岭羚牛与多方的冲突矛盾,实现各方的共存共生目标。

▲现状问题及设计框架

秦岭羚牛与人、与环境、与大熊猫都存在着矛盾冲突,经过数据统计、问题再现、羚牛生活习性的研究,我们更加清楚了秦岭羚牛局部泛滥的根本所在,也进一步明晰了设计的方向。按照发现问题、总结问题、提出策略的逻辑对上述矛盾冲突进行解决。

▲空间策略

面对羚牛与人类冲突、羚牛与环境冲突、羚牛与大熊猫冲突,首先提出了相应的空间设计策略。在解决羚牛与人类的冲突方面,团队提出设计羚牛科普监测app、设置防护带阻挡羚牛侵扰、在农田附近布置监测驱赶系统防止羚牛破坏庄稼、设置兽道避免人与兽轨迹重合、防止独牛保护装置降低羚牛进入村庄概率;在解决羚牛与环境的冲突方面,团队提出在羚牛活动范围内放置食盒进行人工投食、设置救助保护站、设计迁徙廊道缓解局部压力;在解决羚牛与大熊猫的冲突方面,团队提出设置隔离林带减少两种动物的冲突,并在羚牛活动区域设置硝池、仿生树等吸引其在此区域活动。

▲装置策略

除了空间策略,团队还构思了装置策略,构思了两方面的装置:“牧羚犬”红外监测与驱赶装置和“仿生树”仿树型强耐磨性盐分析出装置。分别回应了缺乏对羚牛的监测、预警的现状问题以及羚牛磨角、舔盐的生活习性。通过对这些装置的落位,最终解决秦岭羚牛局部泛滥的问题,实现多方和谐共生的目标。

设计感悟

本项目聚焦于秦岭羚牛局部泛滥的现象,该问题具有着相对性,一方面秦岭羚牛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另一方面,秦岭羚牛分布极不均衡,与居民、大熊猫以及环境产生了尖锐的冲突。秦岭羚牛局部泛滥问题亟待解决。本项目通过空间策略、装置策略等多维度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以缓解秦岭羚牛现存问题。

设计亮点

本项目设计策略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空间设计策略和装置设计策略。在空间设计策略方面,团队关注了“三大冲突”:羚牛与人的冲突、羚牛与环境的冲突以及羚牛与大熊猫的冲突,在设计相关策略时,力求合理、创新,提出真正回应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装置设计策略方面,团队构思了两个方向的装置:红外监测与驱赶装置和仿树型强耐磨性盐分析出装置,分别回应了缺乏对羚牛的监测、预警的现状问题以及羚牛磨角、舔盐的生活习性。团队从多维度对秦岭羚牛局部泛滥的问题进行解决,所提出的设计策略既切实可行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以期重新建构起多方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将羚牛化敌为友。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