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村,共同缔造:多元主体参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模式与策略研究——基于甘肃省宕昌县实证调
作品编号:ILIA-S-202312265
申报类别:科技成果奖方案设计 - 科研成果类
作品封面
研究主要内容摘要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同步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国家现代化建设重要内容。目前,我国乡村建设存在如乡村建设差异化精准化体现不明显,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所以如何科学精准建设让在地居民满意的人居环境亟待探索解决。
本报告以背景研究--问题探源--模式构建--实践论证--政策建议为逻辑主线开展调查研究。本次实践结合乡村治理与乡村建设,以党建引领为思想,以村民参与为基础,以多元参与为手段,以村民自治为核心建立“共同缔造”模式,为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实践保障。通过乡村景观资源调查、村民口述史访谈、入户访谈调研等活动等对乡村开展全方位调研,挖掘当地特色,营造传统特色乡村风貌。同时在乡村规划、公园营建、给排水和水厕改造等实践活动中引入参与式设计方法,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本次实践围绕人居环境建设的需求,提出多元主体参与下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实施路径。最后积极促进成果在县周边乡村推广应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乡村建设推进机制,向政府提出具体可行的政策建议。
研究目的和意义
2.1 落实国家帮扶,助力西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巩固脱贫攻坚最好的方式。西部地区乡村的帮扶建设,是我国落实共同富裕成果的重要环节。甘肃省是西部地区产值最低的省份之一,以宕昌县为研究案例,研究政府、社会、村民共建模式在西部地区帮扶工作实践中发挥的作用,归纳总结适用于西部地区精准帮扶工作的重要经验。
2.2 科学精准规划,探索乡村建设模式
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2018—2022 年)》与试点区域具体情况筛选出评价与分类指标,并且运用相关研究方法计算出村庄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潜力,分析出乡村的产业、生态、资源、设施等基本情况。针对建设宕昌县试点乡村的突出缺陷与紧迫需求制定相应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方案,实现试点乡村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与特色发展。
2.3 引导多元参与,组织农民自治管理
乡村精准规划采用“多方参与,共同缔造”的理念,搭建以村民为核心,以规划师为主干,驻村工作队、地方政府部门、企业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互动平台,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凝聚价值共识,促进乡村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全过程组织”及“全方位统筹”。
2.4 创建示范引领,促进成果推广运用
本项研究以甘肃宕昌县乡村为实践基地并开展共建活动,助力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建设之路,实现乡村的产业、环境、文化、村民素质与能力的综合提升,为西部乡村的帮扶及建设规划工作提供模式借鉴和经验参考。
项目的背景、主要内容、技术水平及应用范围
3.1 项目背景
3.1.1 政策背景
2004—2023 年中央连续 17 年发布了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明确了农村问题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2022 年二十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 年)》中指出,要树立系统观念,先规划后建设,以县域为单位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各项重点任务,重点突破和综合整治、示范带动和整体推进相结合,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公共基础设施改善。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作为实现乡村良性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受到国家社会广泛关注。课题坚持贯彻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精神指引,深化落实乡村振兴总体要求,以推进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导向,因地制宜明确乡村规划建设重点,推动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工作机制及村民参与机制。规划先行、精准施策,推动开创规范有序、扎实有效、协调有力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总体工作局面。
3.1.2 研究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早于我国,发展初期也存在着重城市轻乡村、重工业、轻农业问题,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平衡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全面进步。二战后,许多学者注意到经济发展的同时给环境带来的恶果,并开始反思和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此背景下,发达国家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减小城乡发展差距、指导乡村发展建设、促进乡村振兴上进行了许多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我国乡村发展历程历经多个阶段,国内对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的住房、乡村的基础设施等方面,对区域性的乡村人居环境认识、解决途径等仍有欠缺。目前,随着国家城镇化与现代化发展,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会在某一阶段逐步显现,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因而我国重视城乡统筹发展,强调从乡村短板问题入手,缩小城与村、村与村之间的差距。
国内外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充分证明,人居环境治理是建设和美乡村和美丽中国的重要一步、多元共治是达成乡村现代化目标不可缺少的内在力量。甘肃省宕昌县的乡村具有我国大部分村庄、特别是西部乡村的代表性特点,因而具有很强的项目实施和推广价值。项目将以共同缔造的方式改善和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引入参与式设计的方法,促进公众参与,发动并高效统筹多方改造力量,从而完成更加符合当地使用者群体生活实际的乡村治理和环境改造。
3.1.3 困境探究
近年来,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不断加强,从满足农民基础生活需求逐步扩展到满足农民精神生活需求。对“三农”工作的持续关注,充分反映了亿万农民对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意愿和期盼。但我国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对标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要求,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还面临着一些困难问题:(1)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精准性差异化体现不突出。目前一些地方乡村建设未能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出现“千村一面”现象。(2)我国尚未健全系统化标准化工作体系。目前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涉及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等方面的改造标准、规范等文件,如村庄分类、等级标准及改造工作程序尚处于空白阶段,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缺乏系统化指导。(3)民生建设目标内容不明确。不少地方民生项目建设存在目标不明确、内容不统一等问题,在实际建设中缺乏既定参考,难以有效发挥引导作用。(4)技术人才支撑不到位。农村人才激励保障制度不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步伐缓慢,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乡村产业经营管理队伍建设滞后。(5)农民主体地位发挥不充分。一些地方对乡村振兴战略缺乏全面准确认识,导致农民对规划内容不感兴趣甚至有抵触情绪,影响参与积极性。(6)工作推进机制不健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上下联动、统筹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尚未形成,不同部门间协调保障机制有待发展。
因此在进行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时,应充分把握“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这一基调,完善村民参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机制,发挥各类主体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作用与优势,不同地区乡村之间具有差异性,不可生搬硬套,要因地制宜,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来提出解决策略。
3.2 主要内容
3.2.1 构建多元主体参与人居环境建设模式
(1) 多元主体参与式协作模式
乡村人居环境营建的参与对象包括政府及相关部门、村委会、村民、社会组织、专业者等,各主体承担不同职责又相互协作,以村民为主要参与主体,发挥各方资源优势保证参与式营建有序运行。
(2)参与式营建模式保障机制
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平台建设,保障多元主体全方位参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
在组织建设方面,由政府赋权村委会,以村委会为核心将参与建设的各方主体进行协同,进而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在制度建设方面,通过建立日常性工作、多方协调工作、监督性工作等运作制度方案,制定乡村建设和管理手册,使各方参与者自觉行动监督,促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快速进入良性轨道。在平台建设方面,通过设置民生信箱等渠道,并搭建村民学习平台,构建政府引领、村民主导的协商与监督平台,强化基层组织作用,定期调查、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多元主体的参与率,保障多元主体全过程参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
(3)乡村驻地规划师制度建设
乡村驻地规划师是具有高度热诚且具有规划或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是政府、村委会、村民及社会组织之间的纽带。借助规划师的专业技能,促进村民与专业人士交流,针对乡村工匠、基层干部等开展以空间参与式规划设计为培训目标的辅导计划,培养符合乡村建设需求的专业团队,从而有效协调各方需求,引导多方主体达成目标愿景。
乡村驻地规划师需要具有耐心、沟通能力和规划建设的知识储备,以处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乡村驻地规划师的培养上,以理论讲述、在实施过程中学习和在地实践为授课步骤,通过开展专题讨论分享、乡村工作坊等实践活动分步指导村民进行工作实践,加快乡村驻地规划师的角色转变,同时提升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主动性。
(4)多元主体参与的实施路径
乡村人居环境参与式营建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前期需求分析、调查并达成社区共识、参与式设计与实施、评估与共同管理四个阶段,由多元主体共同探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议题,协作完成规划设计方案,并引导村民参与乡村建设与成果验收,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实现多元主体的全过程参与。
3.2.2 以乡村实践进行特色优势实证
(1)研究对象——甘肃省大寨村
团队选取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大寨村为研究实践示范村落,希望可以为宕昌县其他乡村多元主体参与人居环境建设提供思路与可持续的实践模式,在乡村振兴及人居环境改造这一重点任务中,创建和在地村民、政府等多方参与主体的共建模式,进而为国内其他省市,尤其是西部类似的乡村振兴项目提供参考。
(2)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开展参与式工作坊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精准帮扶西部乡村建设,团队成员发挥专业特长,连续三年组织“共建大寨村”参与式设计联合工作坊,师生力量深入甘肃宕昌,与沙湾镇政府、各村村民合作,探索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模式和乡村人居环境科学规划建设方法体系。
团队与当地村民、政府等多方合作,开展一系列高度参与性的工作。在后续针对宕昌的帮扶工作中,团队将本次实践逐步转为协助建立更符合当今发展趋势的乡村社区治理模式。同步在宕昌县其他乡村开展实践活动,推广多元主体参与模式成果应用,助力“共建共治共享”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径,将宕昌打造成为美好农村建设新样板。
(3)开展景观资源摸底,奠定环境整治基础
项目组基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通过构建乡村资源评价指标、明确评价方法及规定评价要求,研究评价典型乡村地理、产业、生态、乡风、治理与生活等各个方面现状的标准体系。随后对大寨村进行了整体踏查,采用无人机以及GIS等手段对村庄进行乡村景观资源调查与数据分析,实地考察村庄的农田及旧建筑现状位置,进行村民口述史访谈并入户发放问卷访谈当地村民等活动,实现对乡村的全方位调研及各项景观资源评分。
(4)全面开展乡村普查,深度挖掘乡土特色
团队成员对大寨村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与挖掘,通过基本情况普查明确乡村建设现状,明确大寨村发展思路;利用口述史访谈梳理乡村历史,引导大寨村风貌建设;采集村民日常活动数据,了解村民真实需求想法。
(5)持续开展共同缔造,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团队成员以前期调研为基础,通过大寨村乡村规划、排水设施提升改造与厕所革命示范项目、公园方案设计、三年社区培育计划四项举措进行多元主体参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的实践探索,在实践中对建设模式进行改善。
首先强化规划引领,把握乡村建设方向,完成甘肃宕昌大寨村规划布局改造、交通设施规划、市政设施规划及安全与防灾规划。其次开展分项建设,抓好乡村重点领域,完成大寨村桥下公园设计与排水设施提升改造与厕所革命示范项目。最后项目计划首先在大寨村开展为期3年的社区共同营造计划,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6)推广应用建设模式,实绩印证策略优势
团队将该建设模式在宕昌县其他村庄进行多点推广与应用,计划通过多方实践来印证多元主体参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的普适性。完成大寨村饮水水质提升项目、大寨村中海棠广场建设项目,发动村民共建。建设模式也推广至其他省市的村庄建设,为天津市蓟州区隆福寺村建设规划工作提供了参考,兼顾遗产保护,完善农村社区治理模式,获得本地乡委和村民的一致认可。
3.2.3 以乡村建设新模式献言政府工作方案
团队坚持贯彻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精神指引,深化落实乡村振兴总体要求,以推进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导向,因地制宜明确乡村规划建设重点。提出分区制定总体要求、差异化推进,分类落实具体指导、示范性带动,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推动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工作机制及村民参与机制,推动开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总体工作局面。
首先,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乡村建设提质增效。全面提升党对乡村建设工作的领导水平,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培训力度,压实党员责任,将党建引领贯彻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全过程。
其次,把握村庄建设情况,制定科学精准规划。持续推进村庄分区分类建设,突出不同分区差异性、工作内容针对性及建设成果实效性,遵循乡村发展建设规律,形成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的格局。同时推动乡村景观资源精准评价,准确识别评价对象,组织多学科交叉工作团队,融入新技术,全方位对乡村景观资源数据进行收集与处理,科学划分乡村景观资源类型,利于科学精准地制定乡村建设方案。积极开展乡村建设摸底工作,形成系统完善、内容详实、数据准确、查询方便的乡村建设档案,以便开展下一步乡村规划工作。
再次,完善村庄规划体系建设,保障规划建设措施有效。明确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要求,创新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体系,为构建村庄规划标准体系提供全面保障。
最后,开展共同缔造活动,搭建多方协同参与平台。整合多方资源,开展共建活动,明确政府、村庄与社会力量的职能分工和权力边界,加强利益联系与监督管理,确保乡村建设的可持续性。搭建多元主体共治模式,培养乡村本土人才,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激发农民参与热情,提升群众参与感。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巩固乡村建设成果,提升村民主人翁意识,培养乡村建设人才队伍,搭建管护工作交流平台,提升乡村管护水平。
3.3 技术水平
本项目对“共建共治共享”这一创新型治理模式进行积极探索,技术手段先进。通过村民“参与式”的形式,探索西部乡村发展新模式,具有鲜明的特色。
项目以参与式改造为基础,以大寨村空间规划为项目载体,实现了为期三年的社区培育工作。通过乡村景观资源调查、村庄农田及建筑踏查、村民口述史访谈、入户访谈调研等活动等对大寨村进行全方位调研,打造了特色乡村公园,设计了大寨村系列文创产品,实现了大寨村的科学精准规划。同时,将专业教育引入乡村,通过乡村规划师培训及面向普通公民的科普教育,不断推动村民参与升级,进一步实现了村民对乡村的共同缔造,激活了大寨村内在发展驱动力,推动了沙湾县乡村建设,完善了共建共享模式下适宜当地的建设机制。
3.4 应用范围
该项目以甘肃省大寨村为试点进行实践工作,总结“参与式设计”改造模式的实践经验,为沙湾镇进一步乡村建设提供了前进方向,为未来甘肃省开展多地域背景下的公众参与乡村建设提供了经验和理论指导。
实施该项目所具备的基础、优势及风险
项目组成员近年持续关注乡村振兴、公众参与、社区营造、环境教育等议题,面向城乡社区居民,关注老年、儿童群体,于全国乡村社区开展多项居民参与社区空间更新的实践。指导教师已经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完成“参与式设计”理论知识和乡村振兴领域的基础资料整理,收集部分相关的实践案例,完成台湾地区社区营造理论、参与式设计在空间设计和改造中的应用、相关教学实践等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已发表风景园林学科教改论文并获得优秀论文奖。
项目计划目标
5.1落实国家在西部甘肃乡村振兴和帮扶工作
振兴乡村是安全可行的发展方式,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最好的方式。西部地区乡村的帮扶治理,是我国落实共同富裕成果的重要环节。甘肃省是西部地区产值最低的省份之一,在此开展研究对与西部乡村帮扶工作具有充分的借鉴意义。以宕昌县为个案,研究社会力量和村庄力量在西部地区帮扶工作实践中发挥的功能,总结出西部地区帮扶工作取得的重要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对其他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5.2构建西部乡村环境科学规划与共同缔造的模式
随着国家未来的行政发展重心从“管理”转向“治理”,“多元主体共治”自然成为当下国家建设发展的焦点内容。乡村是国家基层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是国家宏观治理现代化推动的必然结果,更是乡村社区自身发展经由实际问题使然。将“社区营造”引入乡村社区治理,强调“以人为本”,引导公众参与社区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高公众在景观设计过程中的参与度,使社区发展更符合使用者需求,是“共建共治共享”的创新型治理模式的积极探索,有利于营造更“有温度”的社区,提升人民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5.3开展宕昌县试点乡村规划与社区治理实践并促进推广应用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方法。这强调突出贫困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其积极性,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本项研究以天津大学对口帮扶村的甘肃宕昌县乡村为实践基地,开展系列活动,助力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乡村建设之路,实现乡村的产业、环境、文化、村民素质与能力的综合提升,为将来在其它西部乡村的帮扶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项目预期成果及知识产权归属情况
实现全村资源踏查,完成大寨村桥下公园景观设计方案,撰写完整的乡村调研报告,知识产权均归本项目成员所有。
项目的市场前景分析
项目形成了可推广的乡村营造经验模式,可在多地得到复制应用,前景良好。
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
本项目致力于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为招商引资奠定基础。
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
团体标准《乡村景观资源评价标准》通过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采纳,可在未来应用于多个社会项目中。项目在23家媒体推送报导,在多家设计院及村庄获得专业推荐并运用在实际项目中,取得良好社会影响力。
项目实施进度
1、第一阶段:基础研究
2、第二阶段:开展第几届参与式设计与营建工作坊
3、第三阶段:方案设计
4、第四阶段:线上方案汇报
5、第五阶段:方案初步完盖
6、第六阶段:开展第二届参与式设计与营建工作坊
7、第七阶段:设计方案完善与三年发展规划制定
8、第八阶段:模式总结,完成调研报告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