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界生境

艾景奖组委会

2023/08/29 23:57

浏览量

1016
作品编号:ILIA-S-202312253
主创姓名:范盈玥
设计成员:张家彬 王嘉秋 袁子清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园区景观设计
项目名称:无界生境
院校名称: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
指导老师:程情儀
项目地点:澳门
项目规模:20万平方米(含山体)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园区景观设计

方案前期分析与设计理念分析图

我们将“无界”与“生境”两大设计要点分别划分为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并以螺旋示意图的方式来传达“天人合一”的核心设计理念,呼吁人类重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公平性,力求达到不同事物中和谐统一的自然状态。

设计说明

澳门石排湾郊野公园作为集动物园、植物园与休闲公园为一体的城市园林,其周围环境优渥,但人流稀少且极大地浪费了空间。因此我们将通过自然重塑与产业升级等方式,以“无界、生境”为概念目标,为动物们重塑新的栖息场所,增强人与动物的交互,并在园区内为全龄段游客增设更多创新娱乐项目,大大提升人群活动与自然公园的链接与融合。 “无界”——我们的设计打破了现有公园空间的界限,更加注重人性设计,增强人性空间与自然空间的交融;打破了传统空间的管理制度,关注不同人群的生活规律,成立“24小时”开放的休闲空间,让人们对自然空间有更多的使用权;打破了不同组织层级的界限及社会的界限,关注澳门“叠石塘山”的社会争议,跨越国家与组织的边界,支持公民与政府的互动,呼吁人们保护文化遗产景观。 “生境”——我们在设计中采用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意在创造“实境”与“虚境”。“实境”为创造空间中被忽视的“公平性”,我们不仅为特殊人群提供了专属的友善空间,还欲联合公园附近的流浪动物所,成立流浪动物保护协会,在公园内增设动物领养活动,改善传统公园中保护动物与流浪动物的割裂状态;“虚境”为人们希望在自然空间中所追求的精神需求:包容性。通过合理的空间设计放缓人们在游园时不必要的“秩序感”,将公园作为快节奏城市空间中的“喘息空间”,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人群分析及设计方案

我们通过周边实地调研等方式,为不同年龄段游客及场地附近的上班族、工人定制出不同的游览方案,并根据其对公园的使用时间为其提供了专属的活动空间,如为特殊人群提供的“友善空间”等;为满足全龄段游客对公园的使用需求,我们划分了三大重点区域服务于不同年龄的使用者。此外,我们加强了公园的安保系统,在重点保护区域临界线设置了“隐形警报系统”,为动物们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总平面图与设计方案

我们采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元素来完成公园内主体建筑——大熊猫馆的外形设计,“阴”与“阳”的两侧空间,不仅为两性熊猫提供了单独的生活空间,也提高了人与动物的交互性;通过考察与分析公园附近山体内的更多功能区域,我们发现了流浪动物收容所与公园可产生的链接,我们欲在公园内增设流浪动物领养活动,并成立流浪动物保护协会,改善传统公园中保护动物与流浪动物的割裂状态。

效果图

展示包括鸟瞰图、草坪休息设施、开放式动物园、熊猫馆、儿童游玩空间。用鸟瞰图展示出整体场地的空间,场地不同地点的效果图展示设计后的空间环境。

设计感悟

我们的园林重塑计划不止停留在对自然空间的规划与改造,更多注重了人们在绿地空间所寻找的多重境界。设计遵循中国道家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维度,使公园不再仅仅作为休闲空间供给人类使用,而成为一种回归自然、找寻真我的诞生地。我们更加考虑和尊重人的价值,在“自然无为”的基础上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设计亮点

我们的设计贯通了“无界”、“生境”两大理念。 “无界”,意在打破现有公园空间的界限,更加注重人性设计,增强人性空间与自然空间的融汇与交互;打破传统设计对空间的管理制度,关注不同人群的生活规律,成立“24小时”开放的部分休闲空间;打破不同组织层级的界限及社会的界限,关注澳门“叠石塘山”的社会争议,跨越国家与组织的边界,支持公民与政府的互动,呼吁人们保护文化遗产景观。 “生境”,意在创造“实境”与“虚境”,“实境”又为创造空间中被忽视的的“公平性”——为特殊人群提供专属的友善空间、实现流浪动物与保护动物和谐共处,尊重所有的生命和自然物,为道所创生,为德所畜养。“虚境”又为人们希望在自然空间中所追求的精神需求:包容性,通过合理的空间设计放缓人们在游园时不必要的“秩序感”,将公园作为快节奏城市空间中人们的“喘息空间”,创造天人之间的融合性与协调性,遵循“自然之道”。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