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于自然,归于海湾 -基于NBS理念下的泉州湾互花米草入侵防护与湿地景观提升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23/08/22 18:30

浏览量

1986
作品编号:ILIA-S-202312069
主创姓名:严锦丰
设计成员:严锦丰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生态修复改造类 - 河流治理
项目名称:循于自然,归于海湾 -基于NBS理念下的泉州湾互花米草入侵防护与湿地景观提升设计
院校名称:泉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指导老师:冯莹
设计时间:2023-08-22
项目地点:福建省泉州市泉州湾
项目规模:7039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生态修复改造类-河流治理

方案平面图与前期分析

泉州湾河口湿地是我国亚热带滩涂湿地的典型代表,是东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近年来互花米草的大肆蔓延和反复增长以及人们对湿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泉州湾河口部分湿地的生态功能与生物多样性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本次方案针对现状,对互花米草进行整治与后期维护,通过一系列可持续的策略打造不同分区,促进场地生态可持续发展,提高生物多样性。

设计说明

泉州湾河口湿地是我国亚热带滩涂湿地的典型代表,是东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近年来,由于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的大肆蔓延和反复增长以及人们对湿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泉州湾河口部分湿地的生态功能与生物多样性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本次方案从现状出发,确定了影响场地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因素-互花米草为切入点,以NBS理念为基础,并通过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手段对泉州湾河口湿地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旨在恢复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候鸟栖息地,提高场地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方案首先针对互花米草特性制定相应的除治+后期治理策略,其次对保护区进行生态功能分区,对区内湿地进行生态景观修复,构建合理稳定的动植物群落景观,营造多个生物栖息空间;最后,融入闽南古厝、海洋文化元素,建立低干扰的文化游憩区域和营造舒适安全低干扰的活动空间,有效的进行科普教育作用,促进人们对湿地动植物的了解与认知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形成自然可持续性发展的海湾湿地景观。

鸟类栖息区与场地相关现状

场地现有互花米草与红树植物竞相生长于潮间带,泉州湾河口湿地是鸟类重要的栖息地,其保护区内共有213种鸟类,其中属国家级保护的有38种,珍稀鸟类有黄嘴白鹭、黑脸琵鹭、白腰杓鹬、黑嘴鸥、小天鹅、黑鸢、红脚鲣鸟、鸳鸯、小杓鹅等;此外,浮游动物82种,底栖动物169种,充分利用着湿地中的各种空间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候鸟在此栖息、觅食、越冬和繁殖,因此除治互花米草,营建良好的生物栖息地对于提高场地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湿地净化区与相关策略

本次方案在除治互花米草基础之上,采用物理+生物的方式对场地进行后期维护,首先通过人工种植竞争力强的植物替代互花米草,如芦苇、海三棱蕉草等本土草本植物和秋茄海桑等红树植物,降低互花米草的覆盖度,阻止互花米草向陆深入。其次进行综合养殖,红树林带来的生物多样性能为贝类提供丰富的食物◇而贝类有净化水质的功能,两者耦合共存可以形成个可循环的生态模式,既能保护修复红树林,还能带来经济收益。

生态阶梯驳岸与相关策略

此外方案中通过多样的河口驳岸营建以及相关景观设施和本土文化元素的融入促进场地生态可持续建设,进一步推动人与候鸟,人与湿地,人与自然之间的连接,实现泉州湾湿地景观的生态永续健康发展。

设计感悟

方案从互花米草大肆蔓延和反复增长问题出发,基于Nbs理念为基础,通过互花米草整治,生态驳岸修复建设,栖息地营建及相对景观功能的构建四个方面对泉州湾湿地景观进行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进一步提高场地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景观生态功能,促进场地经济建设,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实现泉州湾湿地景观的生态永续健康发展。

设计亮点

设计通过多维角度对泉州湾湿地景观进行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进一步修复场地生态,提高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①互花米草修复与整治:通过“物理+生物”的前期除治方式,构建以防治为主、利用为辅的互花米草“防治 + 利用”技术体系,通过红树林种植以及浅滩养殖的方式去可持续的解决互花米草反复增长问题,维持场地生境环境,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②生态驳岸构建:通过构建不同形式的驳岸,融入不同功能和湿地植物景观,利用水生植物可吸收水中的污染物质,净化水质,促进生态链的有机循环,进一步来防御波浪、水流的侵袭和淘刷来维持岸线的稳定,满足多种需求。 ③生境营造:科学合理的构建不同鸟类与生物的栖息地,为场地生物营造良好的栖息环境,构建生态廊道,加强栖息地建设对研究区域生物多样性的提升至关重要。 ④景观功能营建:融入本地文化和湿地文化元素,建立低干预式的景观空间和科普设施,丰富场地景观功能和营建湿地记忆,促进人们对湿地景观的进一步认识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