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之路——基于冻土保护的冈仁波齐转山线路景观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23/08/15 12:07

浏览量

1002
作品编号:ILIA-S-202311955
主创姓名:王雨萱 吴雨明
设计成员:闫心航 郑凯 李成涛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生态修复改造类 - 土壤修复
项目名称:朝圣之路——基于冻土保护的冈仁波齐转山线路景观设计
院校名称: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刘湃 唐建 刘湃、唐建
设计时间:2023-06-12
项目地点:西藏阿里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生态修复改造类-土壤修复

展板1

冈仁波齐自然背景介绍,交代气候灾难导致的冈仁波齐地区冻土融化造成热喀斯特地貌的风险。 冈仁波齐地理位置、气候变化介绍。整体设计策略介绍——热虹吸管的景观化装置。通过gis技术计算出转山线路上的冻土、灾难易发、宗教景观遗址、植被等情况。并根据不同的环境情况采取不同的热虹吸管装置保护局部冻土。

设计说明

冈仁波齐山地处中国与尼泊尔和印度的边境交接附近。近几十年年来,气候变暖愈演愈烈,冈仁波齐地区地表之下的冻土层有加速融化的趋势,因冻土消融所导致的灾难与事故不断发生。可以确定的是,在一百年内,包括冈仁波齐地区在内的绝大部分西藏高原冻土层将不可避免的消失。然而,冈仁波齐是藏传佛教的神山之一,同时被印度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每年夏天,来自中国,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各国的信徒都前往冈仁波齐进行转山活动。而冻土消融导致的热喀斯特地貌,正在让转山路线上的历史遗迹与神圣景观岌岌可危,延续了近千年的冈仁波齐文化正在面临危机。这对于宗教信徒来说是巨大的精神冲击。 该项目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数据的系统方法计算出重点保护区域,通过景观手段将热虹吸管技术与当地文化元素和自然环境相结合。使热虹吸管有机融入到冈仁波齐的生态循环中,延缓冻土消融速度,以较小的成本影响和保护冻土,从而保护当地人文景观,维护当地的生态稳定与人文和谐,注重文明可持续发展。

展板2

生命栈道与热虹吸管技术结合,在卓玛拉山口等灾难易发区,地势险峻,碎石密布,通过生命栈道除了可以在保护局部冻土的同时保护朝圣者的生命安全,还可以进行人群分流,避免游客无意识冒犯到信徒的宗教文化和信仰。

展板3

生物圈与热虹吸管技术结合,在植被较好区域,利用本地的蚂蚁、植被根系、冻土微生物群互相作用,起到巩固表层土壤的作用,从而稳定活动层冻土。热虹吸管技术则为深层的冻土保护起到主要作用。 玛尼堆与热虹吸管技术结合,玛尼堆是藏区常见的宗教装置,用于祈福、辟邪。在宗教景观遗址的重要区域,利用朝圣四教的宗教纹样——祥云纹。对玛尼堆进行整合修缮,结合的热虹吸管技术保护局部冻土,防止宗教景观坍塌损坏。 生命庇护所,与生命栈道相配合,在雪崩、暴风雪、冻土滑塌等自然灾难中提供一个紧急避难场所。其门外的装置也都是利用冈仁波齐的垃圾回收改造而成。

设计感悟

项目关注西藏地区人民的精神需求,致力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神圣景观和藏区冻土资源的保护。在气候危机的现状下,通过保护局部地区的冻土对于冈仁波齐地区的文化遗产、生态、土壤进行保护。同时,利用地理数据分析技术以及热虹吸管技术与景观相结合,针对不同情况的冻土及文化景观进行改造保护。

设计亮点

利用热虹吸管技术对于冈仁波齐地区的冻土融化和气候灾难进行微气候调节,保护冈仁波齐的宗教文化景观。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