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之间——基于外来学生本土化融合策略下大学后街社区改造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23/06/29 18:40

浏览量

729
作品编号:ILIA-S-202311856
主创姓名:林震琛
设计成员:周洪福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城乡公共空间
项目名称:平仄之间——基于外来学生本土化融合策略下大学后街社区改造设计
院校名称: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李莎
设计时间:2023-06-20
项目地点:重庆市永川区
项目规模:94500㎡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乡公共空间

▲总平面图与场地问题分析

作为永川老城区的本土街道,浓厚的川渝文化在此发展。面对新城区的建设,老城区失去原有竞争优势,后街的辉煌逐渐褪去。昔日熙熙攘攘的生活景象已成为历史,随之而来的是因为青壮年人口流失而导致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增加,场地失去原有色彩,川渝文化逐渐流失。如何复兴老旧街道唤起正在消失的场地文化?如何处理场地内两块片区一处过度拥挤一处人迹罕至?如何使群众生活更加便利且丰富多彩?成为了本次城乡公共空间改造的难题之一。

设计说明

平与仄,蕴含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而本设计恰恰就是将两者作为本次后街社区设计的出发点,通过将西北片区“仄”化和东南片区“平”化来改善原有西北片区较为偏僻人迹罕至和东南片区人流众多导致交通堵塞的现状。强调各个要素“平仄”的过程,并协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创造出一个基于外来学生本体化融合策略下的大学后街社区改造设计。设计过程中,本设计通过将西北片区外侧道路面新设计,以此强调场地精神,增加活动空间;将内侧原有农田重新规划,设置休闲跑道和对于农田的景观改造美化,在不过多占用农田的同时保证了美观和原住民的活动空间增加。通过将东南片区入口规划,将原入口处摊位摆放点转移至中部,通过空中步道增加场地整体的通达性,在保证商业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解决交通堵塞问题。最后,在整体设计中强调文化内涵,通过保留一部分传统建筑并对其主梁重新粉刷以此展现对于场地精神意志记忆的传承;通过设计可降解廊架,以此展现在时间尺度下文化的蔓延与成长。使得项目能够将可持续社区这一概念植入其中,在满足原住民福祉的同时维护场地精神。

▲人群分析与策略分析

2005年,一所高校在此建成。对于餐饮娱乐的需求使得学生进入原有街道,而学生的需求也促使商贩大量入驻,原住民的活动场地遭到侵蚀,原有活动空间被摊贩占领。然而商家并不为此罢休,为了开拓经营场地,商家们占道经营、破坏原有生境。基础设施老旧、场地空间缩小、环境破坏使得原住民进一步流失,场地精神遗失。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仄中取平和平中取仄来解决西北片区因为缺乏建设而无人问津,东南片区因为靠近高校而人满为患。从而解决场地内原住民、学生、商家的矛盾关系,重新联系起人与场地之间的纽带,重新呼唤回川渝地区的文化内涵。

▲鸟瞰图与生态策略分析

在经历了场地没落和外来学生入侵的双重打击下,后街社区的生态系统已经难以自我维系。为此,通过感官参与、空间参与、植被恢复、特色农田营造等手段,通过重新构建场地内生态体系,优化植物配置结构,以此维护原住民良好生活福祉。

▲场地效果图与专项分析

针对原住民、学生、商贩的突出矛盾,采取多方位策略解决,在尊重场地原有历史肌理的情况下,将场地进行改造。通过保留农田并优化结构增加其观赏性、建立景观跑道和乡土剧院增加原住民休闲场地、在易拥挤处设置空中步道解决交通拥堵;设立众创空间为学生提供举办个人画展、音乐会、办公交流的多功能场地;设置潮汐街道为商贩提供售卖物品的公共空间、采用多摊位构成满足不同商贩对于摊位的需求。重联场地与人的关系,保证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运作,优化了场地的结构,使场地整体达到协调。此外,通过用红色油漆重刷部分老房骨架进行艺术设计,利用ABS新型可降解材料搭建可降解紫藤花架,在靠近公路一侧设置“红丝带”多功能景观座椅,以此来展现场地的意志和生命。使之能够在表达对旧事物延续的同时,也能勾起人群的视线,引起人群对家的生命和归宿的思考,重新呼唤人们回忆起农耕文明以及川渝文化精神。

设计感悟

本项目打破了常规状态下居民、学生、商贩同用一块场地时存在的诸多问题。着重于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平仄之间的阴阳协调关系来重新设计场地。将原有场地的两块区域重新连接并“平仄化”,使得两块场地得以交流,使得居民、学生、商贩、游客等场地的使用者得以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项目特点鲜明,以人为本,重视乡村原有面貌。

设计亮点

面对外来学生入侵原住民原有场地导致失衡的尖锐矛盾,使用中国传统平仄理论分析深入探索场地的分配、生态、经济价值。在保留场地历史肌理的情况下,提出仄中取平和平中取仄,通过潮汐街道、生态跑道、空中步道、专类花园等手段,使场地达到人群冲突平、自然生境仄、经济发展仄、文化精神仄的一平三仄的总体效果。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