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缝中的重生

艾景奖组委会

2023/04/29 21:51

浏览量

957
作品编号:ILIA-S-WORL11702
主创姓名:孙悦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景观设计
项目名称:石缝中的重生
院校名称:潍坊理工学院-现代农业与环境学院
指导老师:张茜
设计时间:2022-12-31
项目地点:山东泰安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景观设计

前期分析

对于场地总体进行了宏观的分析。在细节方面,划分了规划区域,经过实地考察,以及对居民采访后,了解了居民当前需要,并对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于采石场整体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分析。

设计说明

泰安以石料资源丰富,且拥有文化风韵浓厚,盛产泰山石,场地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道朗县,初期工业化快速发展,周边居民凭借道朗充足矿产资料快速发展,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开采。后期陆续有大型公司发现商机,在道朗县成立专门开采公司进行开采,合并家庭开采,为居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也使得开采石料走上了规模化的道路。如今,科技化发展,传统开采导致场地破坏严重,山体破碎、废弃荒凉、满目疮痍。同时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相关部门巩固泰山石整治效果,严格保护泰山石,要求关闭采石场,对其进行生态改造。如何让场地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如何让其文化资料不在流失?如何维持周边居民的经济来源?这一系列问题变得当务之急。 我们从场地主要的三部分开始入手,根据其特征,因地制宜。经过人为开采后的岩石疮痍而破碎,不但对其进行过多的干预,通过恢弘的尺度感带给人强烈冲击,警示人们不要再过度开采。对于一些区域,尽可能地保留景观多样性,同时插入修复环节。通过利用修复后的场地,开展农家乐、以及郊区野营度假等商业活动,为周边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通过场地之间的功能性质相互联系,使得这三个主要场地串联成一个整体,为使用人群带来便利。赋予场地新的经济、生态、景观、娱乐等功能。

修复策略

整体设计策略分四大部,首先对现场地内的污染,例如:废弃石料乱堆、大型开采机械遗弃、水资源污染、空气沙尘含量高等;进行即刻处理。其次再从生态方面进行修复,尽最大可能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生物多样性。待生态稳定性有所提高后,进行经济振兴,发展农家乐、休憩野营活动。为周边居民带来就业机会,保证其经济收入。最后周边居民经济稳定后,对于其周边村庄开始振兴,大力完善基础设施。 详细介绍了生态修复手段,主要从不同坡度地形、地面土壤活性、植物覆盖率、生物栖息环境、净化水体五个大方面入手。

技术及特色节点

针对场地破坏最严重的岩石和土壤两个方面,进行了技术干预。由于爆破开采,导致岩石出现分层,出现了不同坡度的地形,一味采用传统修复手段可能会对岩石造成二次伤害,针对六种地形我们分别采用了垂直岩面绿化法、组合模式、边坡复绿工程、PMS植生基材生态防护技术、生态带砌筑以及绿化棚架施工六种方式。 主要节选了场地内的三个特色节点。特色厂房改造:采石场关停后,现厂房仍遗留在场地内,本着尊重原场地文化的原则对厂房进行了保留,将其打造成了一个休闲散步场所,同时保留了原工业文明。露天剧场:泰安拥有丰富的文化特色,例如石敢当文化。场地内有大量废石料遗弃,对这些废料,采取回收利用,用于台地设计,打造剧场,来继续宣传、延续泰安齐鲁文化。天空栈道:场地整体是一个坑地,存在高差,以及周边有风景山体,因此想通过栈道供人们休闲、运动、娱乐。在攀登过程中,能近距离感受满目疮痍的岩壁,启发人们开始反思。登顶时,可以从瞭望台上欣赏整个场地的风景。

展望未来

对于修复我们不能套用固定公式,我们要尊重场地的现状,因此树种方面,多采用了乡土树种,充分遵循适地适树原则。 主要展现修复后的场景的构想,将湖泊改造成生态湿地,将草坪改造成阳光野营地,让人与自然建立生态和谐共生的联系,而不是人一味的去开采、利用自然。让场地在多年后再次散发其魅力,让文化渊源流长,让人们觉醒,意识到保护自然的必要性,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魅力。发挥本次对场地改造的生态、文化、经济效益。

设计感悟

场地选址充分具有矛盾冲突,周边居民丧失经济来源,仍想要违法开采,急需解决问题。同时该场地位于城郊地带,周边市区居民由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导致压力过大,需要一个放松、休闲、娱乐的场地。

设计亮点

景观设计方面充分尊重了场地现状,并没有对其进行过多干预,通过疮痍和破碎的岩壁,以及周边山体恢弘的尺度感来给人们带来强烈的震撼。在植物种植方面同时也是选用了大量乡土树种,做到了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突出了场地特点。整体设计风格采用大地艺术,对于遗留的设施、设备和地貌,进行艺术处理,使场地成为一种独特的景观。技术方面对于不同地形采用不同修复手段,进行技术干预。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

采闲城下

13
1239

山语鹭府

12
1218

原河云墅

19
1655

民邦•璞樾

13
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