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迫降

艾景奖组委会

2023/04/29 13:28

浏览量

3193
作品编号:ILIA-S-WORL11669
主创姓名:刘晓佩
设计成员:刘茜 侯晓萱 文可轩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建筑设计
项目名称:爱的迫降
院校名称:武汉纺织大学-伯明翰学院
指导老师:梁家维
设计时间:2023-02-28
项目地点:韩国都罗山展望台
项目规模:2610㎡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建筑设计

效果图

展示项目的全貌,以及项目名称和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朝韩两国分裂下,同胞分离,经济差异都成为了政治战争的产物。脱北者处于这样的灰色夹缝中不被人接受认可,这也让其走上了违法的不归路,他们这类特殊群体在死亡中博取自由,他们所期待的是与家人团聚,祖国统一。在韩国都罗山三八线的隔离带上系着数以万计的祈福带,弥漫着强烈的渴望统一气息,这也是我选址在此处的原因。边境的地理隔离并不能阻碍人们对南北统一对期待。设计从脱北者的一生的角度入手,通过空间叙事的手法塑造了地下的情感空间—纪念馆来让游客体会到脱北者的逃亡艰辛,运用了光和水两种媒介去推动故事的高潮迭起。采用萨满的符号元素作为地下空间的平面推演,将情绪空间和符号寓意结合划分为三个主要空间“下界—中界—上届”,由暗走向光明象征着人生阶段的不同时期,以及脱北者渴望灵魂被救赎的哀怨。开放式的结局让人们能够有自我的理解。地上的实用性空间主要由墓地的形式去纪念脱北者群体。在地下和地上相连接到灯塔中系有刻有六万三千名逝世脱北者姓名的风铃达到一种视觉和听觉震撼,建筑的高度差能够让游客也能也能感受到情感的起伏,在灯塔的对面则是朝鲜,在情感的最高潮中能够看到光明的故乡也是一种美好结局的寓意。在灯塔的左侧是用脱北者的遗体堆肥来种植植物的种植园,用遗体施肥为土壤增加养分。由死向生的概念融入到建筑的互动性,可以让脱北者的亲人来认领植物的种子来种植培育或放飞载有种植的风筝。在地下的几处空间也能够看到上面的骨灰盒。场地的最后一处空间既是场地的起点也是场地的终点,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参观流线,用脱北者的骨灰作为入口的纪念性场所也是人们的思考空间,在此处是用立体的骨灰盒去作为建筑两侧的墙面能够让人们触摸感受,能够有更多自己的思考。与之相连的是能够给人们休息观赏的观景台,能够看到场地的所有建筑以及种植地,空间也采用了光与水的媒介达到一种情绪释然的效果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的光明。地上地下的两层空间采用的媒介叙事相呼应,两者是贯通相融的。我的设计理念是让建筑承载着双边人们的情感寄托,用柔性的方式去打破三八线边界的隔离,让人们了解到认识到脱北者这类群体而去思考国家大事。旨在运用空间叙事的手法去让建筑成为打破边界的载体。

分析图

平面图展示了一层和二层的空间结构,对场地的区位分析和人群分析去设计场地的功能分区,对脱北者群体的心理分析和国家政策分析让建筑更富有深层含义。

分析图和效果图

设计从脱北者的一生的角度入手,通过空间叙事的手法塑造了地下的情感空间—纪念馆来让游客体会到脱北者的逃亡艰辛,运用了光和水两种媒介去推动故事的高潮迭起。采用萨满的符号元素作为地下空间的平面推演,将情绪空间和符号寓意结合划分为三个主要空间“下界—中界—上届”,由暗走向光明象征着人生阶段的不同时期,以及脱北者渴望灵魂被救赎的哀怨。

效果图

用效果图去展示空间设计以及带来的情感体验,运用了朝鲜诗人希望祖国统一的诗,用柔性的方式去打破三八线边界的隔离,让人们了解到认识到脱北者这类群体而去思考国家大事。

设计感悟

该项目深入研究了脱北者这一特殊群体的人生经历。以墓园设计去介入到朝韩两国分裂的政治战争中,让建筑承载着双边人们的情感寄托,用柔性的方式去打破三八线边界的隔离,让人们了解到认识到脱北者这类群体而去思考国家大事。旨在运用空间叙事的手法去让建筑成为打破边界的载体。

设计亮点

场地的最后一处空间既是场地的起点也是场地的终点,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参观流线,用脱北者的骨灰作为入口的纪念性场所也是人们的思考空间,在此处是用立体的骨灰盒去作为建筑两侧的墙面能够让人们触摸感受,能够有更多自己的思考。与之相连的是能够给人们休息观赏的观景台,能够看到场地的所有建筑以及种植地,空间也采用了光与水的媒介达到一种情绪释然的效果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的光明。地上地下的两层空间采用的媒介叙事相呼应,两者是贯通相融的。我的设计理念是让建筑承载着双边人们的情感寄托,用柔性的方式去打破三八线边界的隔离,让人们了解到认识到脱北者这类群体而去思考国家大事。旨在运用空间叙事的手法去让建筑成为打破边界的载体。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

采闲城下

13
1078

山语鹭府

12
1069

原河云墅

19
1363

民邦•璞樾

13
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