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呼吸的土地——基于“源头-扩散-吸收”空气污染治理策略下的乌兰巴托地区空间规划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23/04/19 20:50

浏览量

3639
作品编号:ILIA-S-WORL11615
主创姓名:潘嘉隆
设计成员:朱雅芬 李小华 何金莹 朱佳颖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景观设计
项目名称:重新呼吸的土地——基于“源头-扩散-吸收”空气污染治理策略下的乌兰巴托地区空间规划设计
院校名称: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指导老师:林雅莉
设计时间:2023-02-25
项目地点:蒙古乌兰巴托
项目规模:304.145平方公里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景观设计

总体规划平面图

1.1 选题及选址原因:乌兰巴托因地处山谷和烧煤导致空气污染严重和居民呼吸道疾病频发,具有示范性。 1.2 乌兰巴托空气污染的严重性:与社会经济发展、汽车尾气排放、煤炭燃烧、自然环境破坏等多个因子相关,进一步造成儿童呼吸道疾病频发和妇女死胎的问题。 2.乌兰巴托空气污染物类型及来源:四类空气污染物:PM2.5、PM10、S02以及N02;污染物主要来源:190个蒙古包地区和22万个家庭、3200个供暖锅炉、37.5万辆车以及3个热电站 3.场地问题总结: 1. 健康问题—— 妇女儿童呼吸系统疾病 2. 经济问题——过度依赖煤矿业,经济低迷, 贫困人口增多 3. 生态问题——空气污染、土地污染、水污染 4. 教育问题——受教育水平低,环保意识低

设计说明

本次规划位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因地处山谷和大量燃煤而导致空气污染严重。首先,在世界范围内因类似原因致使空气污染的10个地区中,乌兰巴托属于重度污染区。其次,乌兰巴托的空气污染还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自然环境破坏等多因素相关,并进一步地造成儿童呼吸道感染和妇女死胎。综上所述,乌兰巴托的空气污染问题治理具有代表性和复杂性。 乌兰巴托主要存在三类空气污染物:由盛行北风和水土流失带来的沙尘颗粒物、以PM2.5和PM10为主的烟尘颗粒物、以及以SO2和NO2为主的污染气体。本次规划基于“源头防治,减少排放”-“调控扩散,有效阻隔”-“绿网规划,促进吸收”的总体思路,将空气污染物的产生源头分为5类、扩散形式分为2类,通过针对性的乔灌草植物配置以及点、线结合的植物种植,最终形成一张覆盖乌兰巴托地区的绿色过滤网络。此外,因乌兰巴托80%的空气污染来源于棚户区,规划后期在社区尺度上选取了地处荒漠化、水土污染、尾气污染的三个棚户区地块,进行过滤墙等详细策略设计。在生态策略之上还构建了多方共治的社会合作框架。 总体而言,本规划希望通过多尺度、多层面的治理策略为乌兰巴托的空气污染问题带来可持续的改善,并有效地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与健康教育。

总体策略及合作框架

总体策略:从源头防治、减少排放;调控扩散,有效过滤;绿网规划,促进吸收,这三个方面展开策略。

棚户区总平图、愿景图

总体棚户区策略,选择一块问题较为集中的棚户区进行规划设计,主要解决地处于荒漠化地带、水土污染地带、道路旁地带的棚户区污染问题,同时处理煤炭过度使用的问题。

棚户区策略图

荒漠化棚户区:荒漠化治理区域利用当地的植物材料进行风沙的防治,主要从源头、扩散和吸收三个反面进行处理。第一:在山坡上布置草方格,减少风沙来源;第二:在风沙扩散途中布置草绳网拦截风沙,最终堆积成微地形,种植植物来代替草绳网的功能;第三:在棚户区周边布置微地形,形成有利的储水条件,最终形成植物群落,有效的吸收风沙。 沿河棚户区:采用风能太阳能发电,设计半永久性固定地热基座,地热基座与水循环结合,地热水集中循环供暖取代燃烧取暖,采用化粪池净水装置处理生活污水并二次利用净化水到自家农田,改善土壤质量,增强土壤肥力,营造台地菜园,过上自给自足的美好生活。 道路旁棚户区:道路旁的棚户区域设计了过滤墙、蓄水微地形及院内净化装置来净化污染气体,并且阻拦污染气体进入居民区。过滤墙采用将草籽和树胶嵌入空心墙里的形式,并布置成梅花丁的模块,从而过滤道路边气体;蓄水池微地形可以阻隔汽车产生的尾气并起一定净化作用;院内的净化管道可以将煤炭燃烧排放的气体净化,防止其污染扩散。 同时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提高棚户区居民的空气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意识。

设计感悟

本次规划从治理乌兰巴托的空气污染出发,针对不同的空气污染物从“源头-扩散-吸收”三方面构建生态治理策略,并通过联系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城市社区、棚户区居民、妇女儿童等多方利益群体搭建了空气污染共治的社会合作框架。从而希望乌兰巴托的空气污染可持续改善,并进一步有效地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与健康教育。

设计亮点

在选址层面上,乌兰巴托的空气污染治理不仅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还直接关系到我国北方地区北京、西安等地的沙尘暴问题。 在总体规划策略上,针对3类空气污染物的5种来源、以及点源扩散和线源扩散的2种扩散形式,构建了基于外来植物和乡土植物共用、乔灌草结合的多尺度绿色滤网。在生态策略的基础上还搭建了空气污染共同治理的多方合作框架。在详细设计策略上,实施了草方格固沙、草网格阻沙、水土修复涵养、尾气过滤墙、煤炭燃烧过滤装置等详细措施。 在植物配置和自然教育上,一方面从3类空气污染物的吸收、耐寒性、耐旱性三个方面挑选并适当引入外来植物,为乌兰巴托的空气污染治理构建更为丰富全面的乔灌草植物配置。另一方面构建了基于水土净化修复与空气污染治理的自然科普教育公园,并以周月年为打卡点来引导学生种植针对不同季节和不同污染物的植物,希望从而提高棚户区居民的空气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意识。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

采闲城下

13
1286

山语鹭府

12
1265

原河云墅

19
1781

民邦•璞樾

13
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