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鱼·生---以生物多样性提升为导向的葛洲坝下游中华鲟繁殖生长栖息地的保护与修复

艾景奖组委会

2022/08/31 02:32

浏览量

1851
作品编号:ILIA-S-202211399
主创姓名:孙鹤林
设计成员:蒋运萌 邹懿 余英杰 李灵姗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生态修复改造类
项目名称:中文:鱼·生---以生物多样性提升为导向的葛洲坝下游中华鲟繁殖生长栖息地的保护与修复
院校名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徐娅
项目地点:三峡--葛洲坝区域
项目规模:20km2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生态修复改造类

场地平面及问题背景

中华鲟是当今世界最濒危、最珍稀的鱼类之一,在近几十年对中华鲟的大力保护下,中华鲟野生种群的数量增幅较少,其繁殖地的食物和适宜产卵地相对缺乏,中华鲟栖息地河流生境亟待修复。图片解读了中华鲟目前的问题背景及其对中华鲟生存的关键习性进行了分析。

设计说明

中华鲟是当今世界最濒危、最珍稀的鱼类之一,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急剧降低的今天,对濒危动物的保护尤为重要,葛洲坝流域中华鲟繁殖地的食物和适宜栖息地相对遭到破坏,尤其是中华鲟栖息地产卵生境亟待修复。 其中对潜在的繁殖地进行保护尤为关键,否则,中华鲟很有可能受到农药污染、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而趋于灭绝。中华鲟在产卵季节是最危险脆弱的时期,产卵期觅食、休息活动至关重要,然而受到人类破坏,工业污染等方式的影响,产卵地地大量减少,葛洲坝流域是中华鲟产卵最后的保障。受到工业的影响,其河道结构遭到破坏,水体生境质量下降,水生生物受到严重影响,中华鲟在河道中产卵的频率明显减少,仔鱼的存活率逐年降低,本竞赛试图从生态的角度对中华鲟河流栖息地进行保护与修复。 在风景园林视角下,运用相应的修复设计手段,构建葛洲坝下游中华鲟栖息地河流生境修复策略主要包括 :1)中华鲟产卵栖息地的修复 2)中华鲟仔鱼摄食水环境的修复 3)中华鲟幼鱼洄游生境的修复,最终形成对中华鲟产卵、仔鱼摄食、幼鱼洄游三种生境的保护。

问题提出及其策略制定

针对中华鲟河流栖息地的保护修复需求,基于对生境因子、河流生境、景观格局以及尺度效应等相关理论的研究,结合中华鲟习性以及河流生境的格局研究,对中华鲟栖息地河流生境的典型因子进行判定,提出中华鲟栖息地目前的困境,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策略解读

基于对中华鲟栖息地河流生境典型修复因子的判定及其相关问题,在风景园林学科视角下,运用相应的修复设计手段,构建中华鲟栖息地河流生境修复方法。

效果展现

将适宜度高的河流生境图解作为修复目标,从多尺度进行其生境修复方法的 构建,实现中华鲟栖息地河流生境修复与景观规划设计实践,并对修复效果进行概念效果展示。

设计感悟

在气候变化加剧,全球自然、人为灾害频繁发生,生物多样性急剧降低的今天,作为一个风景园林人,有必要从专业角度出发,进行深入思考,从细微处入手,为减缓全球濒危生物的发生提出辅助解决的方案;本方案正是基于此理念,以濒危鱼类中华鲟栖息地的保护作为切入点,应用风景园林的方案,对此作出规划设计方案。

设计亮点

设计亮点有以下几点: 1.针对当前中华鲟及其栖息地保护阶段的新需求和生境问题,通过对已有的相关生态学研究成果进行研究,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进行研究,从风景园林学视角将其转化总结为中华鲟栖息地河流生境修复方法,并应用于中华鲟河流栖息地修复中 2.研究利用尺度转化和图解景观等理论,将目前对于濒危鱼类的研究转化为风景园林可操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中,为中华鲟栖息地河流生境的保护与修复提供修复方法和景观规划设计应用。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

天创览江府

23
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