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乡野:运河生活共同体

艾景奖组委会

2022/08/30 15:58

浏览量

5959
作品编号:ILIA-S-202211246
主创姓名:郭昊
设计成员:杜岩森 陈扬升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园区景观设计
项目名称:数智乡野:运河生活共同体
院校名称: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建筑系
指导老师:赵艳 刘俊海 赵艳
设计时间:2022-07-05
项目地点:天津市静海区陈官屯镇东钓台村
项目规模:173611m²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园区景观设计

总平面效果图及前期分析

本项目首先通过对东钓台前期基地、特色产业文化、交通、历史文化、驳岸、场地现状、植物、河道以及当地人群社会问题进行设计分析。并且对场地进行功能分区,设有文化展示区、花田观赏区、安静休息区等,大大丰富当地居民与游客的娱乐活动和氛围。 其次乡村公园入口往往更能体现乡村公园景观的功能和特征,入口设立独特民俗文化的文化展板详细介绍了运河文化以及村落发展,浓郁的当地特色,主园路还设有文化长廊,潜移默化吸收文化内容。由于乡村经济相对低下,设施不完善,设立的儿童设施不仅满足儿童需求,也尽量靠近成人活动区,能更好照看。所以在设计场地大部分仍然保持原有生态,种植大量树木花草,重点提高人对公园的使用效率,所以采用更详细的功能分区进行规划。

设计说明

项目设计以保护、修复与发展为前提,对陈官屯镇乡野公园进行改造提升,服务周边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发展新模式,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休闲、观光、娱乐需求。在传承大运河天津段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融合当代新生活、新文化、新智慧与新生态,建立中国大运河北方乡野公园的新标杆。 主要规划目标: (1)深入挖掘南运河及陈官屯镇历史资源,包括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周边文化资源,构建场地智慧文化资源信息库。 (2)在借鉴运河公园、乡野公园的相关案例基础上,构建南运河乡野公园景观。依托大运河天津段文化景观资源和文化故事资源,以“文化”+“生态”为主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实践,统筹各类要素在公园景观的运用和表达,构建集文化传承、文化传播、休闲游憩为一体的运河带状生态公园景区。 (3)以现有的运河历史元素为中心,精心策划运河旅游的热点和亮点,如民俗文化游、娱乐休闲游、运河诗歌游、科普文化游等活动,以景观设施为纽带,突出文化传承和地方风貌,积极打造历史文化胜地、休闲旅游基地。

效果图及深化分析

该场地满足天津市总体规划要求,重点解决水文、土壤、生境、植被问题,通过对驳岸进行重构。将运河流入场地,经过初期改造,围绕场地将会出现草本植物,最终达到生态修复效果。并且在场地建造文化活动广场,周围居民提供活动场地,增加村民丰富日常生活。并且设计场地瞭望台,可以俯瞰整个东钓台周边运河以及俯瞰场地独特花田美景,依托南运河高起点。例如当地冬菜以及各种蘸酱的独特文化特色,深入挖掘南运河及陈官屯历史资源,以“文化”+“生态”为主设计理念和设计实践,宣传当地古城文化。在游览过程中,通过文化长廊了解文化历史,达到了边走边看的灌入历史记忆,摆脱死记硬背的观点,增强当地居民文化自豪感。构建集文化传承、文化传播、休闲游憩为一体的运河带状生态公园景区。以景观设施为纽带,突出文化传承和地方风貌,积极打造历史文化胜地、休闲旅游基地。

设计感悟

本项目以陈官屯镇乡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契机,满足新时期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休闲、观光、娱乐、购物等需求,亟需提升乡野公园景观的文化内涵与景观品质。本方案倡导把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经济资源统一结合,通过对运河沿线乡野公园进行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建,完善乡野公园的服务设施,为周边居民与外来游客提供游憩系统,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设计亮点

以南运河乡野公园景观提升为目标,兼具大运河文化带和历史文化名镇两类空间的特性,创建具有地域特色的运河乡野公园,兼有生态修复、文化保护、休闲娱乐、智慧服务等多种功能。 (1)生态修复:在调研场地水文、土壤、生境、植被等生态环境基础上,提出生态修复理念及技术措施,在保护运河水工遗产的基础上,恢复场地生态韧性。 (2)文化保护:乡野公园应集中展现了南运河及陈官屯镇的文化标志元素,拥有地域鲜明的文化品牌特色,具有维持和提升区域文化活力的重要作用,是中国大运河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 (3)休闲娱乐:乡野公园景观设施应在保护运河遗产的基础上兼有满足广大游客休闲娱乐的体验功能。可直观体验运河乡野风貌,满足多种休闲娱乐活动功能。 (4)智慧服务:运河乡野公园景观设施代表地区形象,应利用互联网、智媒体等技术手段为游客与市民提供了亲近遗产地、了解遗产文化、体验遗产资源的智慧旅游服务场所。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

天创览江府

23
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