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通共蕴,万象同生——多民族文化背景下乡村景观生态治理与优化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22/08/30 13:00

浏览量

3290
作品编号:ILIA-S-202211224
主创姓名:赵钧岳
设计成员:沈迪,贾敬平,张乐怡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城乡公共空间
项目名称:互通共蕴,万象同生——多民族文化背景下乡村景观生态治理与优化设计
院校名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崔文河
设计时间:2022-08-05
项目地点: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加入村
项目规模:行政村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乡公共空间

村落人文环境分析

此图主要展示了加入村所处城郊县域的地理位置和周边情况,然后介绍了加入村族群的基本情况以及村落现有的环境问题,为深入探讨加入村设计策略做铺垫。

设计说明

本设计选择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加入村为设计对象,是藏、汉、撒拉、回多民族聚居的乡村,以及多民族集聚和交融的重要节点;针对田野调查所得出来的环境现状问题,基于民族融合理念下对村落共生空间进行优化设计以及黄河生态水岸的生态治理,以加入村北山、耕地、上加入与下加入杂居区组合而成的空间形态为基础, 针对村落内部无序的自然空间,构建上牧下耕有序的空间结构;依据其村落传统空间的共生智慧,结合新时代背景,创造满足各族群共生共享需求的公共空间;尊重各少数民族文化,保持其传统空间特色,完善自然空间的生态环境设计。最终营造出集农牧生产、 少数民族文化体验、生态环保等功能于一体的族群杂居村落,构建自然和谐共生的加入村。

空间现状与需求分析

此图主要展示了村落现状空间问题和民族文化以及族群对公共空间的需求分析。

设计策略与方案分析

此图主要展示了加入村的设计节点方案,如街巷公共空间、黄河生态水岸和中心广场等。

设计方案与效果展示

此图主要展示了滨水节点空间的设计方案以及村落整体纵向的空间格局和生态水循环的原理,介绍了生态水岸的治理措施。

设计感悟

本设计是基于多元民族文化理念,将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方案相结合,以期建立一个在族群杂居背景下,适宜生态环境、民族文化包容、族群和谐互动相处的共生空间。填补了多民族杂居地区乡村空间设计的方法与案例,为甘青民族走廊区域族群杂居村落空间的共生发展提供了现实研究,为其他族群杂居村落提供了理论参考。

设计亮点

本设计在对加入村空间问题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传统族群杂居空间的共生智慧, 对加入村空间进行设计,开展各族群间和睦相处、多元共生新型社区的设计实践探索,以期达到族群之间共生的新理念。在共生空间设计的方法上,采取黄河生态水岸治理、优化村落中心广场、提升滨水生态空间、完善民族公共空间四个设计部分, 为加入村创造相互交流、和谐共生的空间环境平台,以带动和促进各族群间的相互交往、交流和交融,使头顶同一片蓝天,脚踏同一块土地的各族群,最后实现族群与族群、族群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的目的。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

天创览江府

23
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