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定绿,焕活新生——城市韧性视角下郑州小黄河流域修复改造

艾景奖组委会

2022/08/29 23:37

浏览量

4674
作品编号:ILIA-S-202211171
主创姓名:魏轶星
设计成员:吴耶昕 王若兮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生态修复改造类
项目名称:以水定绿,焕活新生——城市韧性视角下郑州小黄河流域修复改造
院校名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李榜晏 杨豪中
设计时间:2021-11-24
项目地点:河南省郑州市
项目规模:25.36km2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生态修复改造类

平面图1、背景分析、项目基地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场地问题得出 该区域内涝灾害风险程度较大,河道淤泥堆积严重、水质污染、生物环境糟糕,在调研过程中 分析整个场地的雨水径流方向,将整个地区划分为城市、城郊、乡村三个层级的区块。

设计说明

贾鲁河由汉代鸿沟和宋代惠民河的基础上演变而成,数百年来,由于堤防失修,黄河水流多沿其下泄,贾鲁河由河水充沛的漕运干线变成了一条害河,出现了淤塞、常水位水面狭窄、河道水质污染等问题。贾鲁河承载着郑州市的泄洪排水、城市排污、农业灌溉等方面作用,因此对贾鲁河进行综合治理迫在眉睫。 结合贾鲁河特点和调查结果,从调节雨洪和生境营造两方面入手,强调展现自然的动态变化,对贾鲁河郑州段河岸带进行河道整治与滨水空间设计,试图大限度滞纳雨水,调节洪涝,缓解水质问题,恢复区域生态环境。追本溯源,直向未来。作品着眼于互联共融的贾鲁河流域未来发展,介入风景园林手段,通过建立坑塘湿地、生态浮岛,引入智能化水系流通管理等方法,在自然做工,重塑流域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打造可互动、可参与的共享式自然生境景观,在多重挑战下确保流域环境的韧性。

平面图2、设计策略、设计愿景

这一部分是河道流域的平面策略展示,我们将流域分为五个不同的区域、 一是居民生活区,打破人与水之间的壁垒,促进人与水互通。 二是浅滩修复区:设计丁坝形成表流湿地、浅滩 生态修复地块,打通河道固有形态,营造自然的生态栖息地。 三是自然涵养区,该区域打造生态景观湿地公园,建立生态系统。 四是工业治理区: 该区域通过多层级手段 净化河水水质,美化景观环境。 五是郊野休困区:该区域根据场地西段为 城郊农业生产用地 的实际情况,打造具有多种场景体验的郊野休闲场所。

策略展示、效果图

第一水安全韧性策略(通过人工干预、利用潜流、表流湿地让自然做工,重塑河流形态,来调节河流自身的雨洪容纳消化能力)、 第二水系统 活水策略(通过底泥修复,微生物技术、水下森林的构建达到水质的修复)、第三水环境生态策略(利用生态驳岸、雨水回收利用措施、以及尾水处理装置 净化水质,修复水体环境);联通以上措施从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来达成河道流域 韧性修复的景观构建。

泥沙处理装置图、效果图

我们从工程技术方面,构思了一项尾水处理装置,未经合格处理的废水排入河中,会导致水质变差、破坏水下生态环境。 通过数据分析,传统尾水处理耗能较大,碳排放量高,经济成本不飞。本装置通过多层处理 可将排放入河流的生活废水、工业废水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处理手法 处理成可再次使用的中水, 将废水中的泥沙物质进行处理 达到可循环使用的效果; 在装置表面放置食藻虫对河流中的有害藻类进行一定的处理, 在尾水处理装置底部设置有种子网格,利用净水营造水下森林。

设计感悟

贾鲁河作为郑州人民的主要河流依靠,其河流健康及生态环境是人们迫切关注的问题。本方案旨在通过土地置换、空间调整重塑河流生态环境,构建浅滩湿地等栖息地吸引鸟类回归;通过构建河岸植被缓冲带、下沉绿地等措施解决河流滞水蓄水等问题。确保河流韧性的环境空间,有效改善两岸周边的城乡生态环境和人民居住品质。

设计亮点

本方案通过构建深浅滩的生态手段和河底铺设碎石等工程设施进行流速调节;适当引水,形成不同雨量下循环往复的坑塘湿地,分阶段重塑河流自然形态,旱季保证水系维持景观水位,雨季调蓄水量,减缓洪水流速;对周边地块雨水收集利用,形成特色水景观。在现有河岸线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形成丰富多样的水岸生境和滨水空间:打破人与水之间的壁垒,促进人与水互通的居民生活区;用风涛竹韵与生态浮岛打造环境优美的浅滩修复区;秉承山与水的开阔与灵性,保留河岸乔木,并适当补植,形成既固土护岸又丰富河岸生境的自然涵养区;通过多层级净化坑塘湿地等,净化利用河水的工业治理区;根据场地西段为城郊农业生产用地的实际,打造及生态科普、花卉展示、场景体验的郊野休闲区。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

天创览江府

23
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