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居 灯火可亲——基于香港公屋包围形势下城市命运相息性绿地景观设计
作品编号:ILIA-S-202211152
主创姓名:龚豪
设计成员:周圆 黄婉怡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公园与花园设计
项目名称:心有所居 灯火可亲——基于香港公屋包围形势下城市命运相息性绿地景观设计
院校名称:南华大学-建筑学院
指导老师:廖建军 薛淞文 李晟
设计时间:2022-06-20
项目地点:香港元朗区
项目规模:12.6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公园与花园设计
设计概念缘起
介绍香港公屋的发展历程和当代香港公屋的社会发展情况,从而引出香港居民在公屋背景下的心情现状,同时介绍香港元朗区居民的日常工作路线来说明香港元朗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元朗居民渴望美好的热切愿望。
设计说明
香港作为我国的一颗璀璨明珠,其经济,政治,文化都有其鲜明的地域性。天水围位于香港元朗区,由于开发较晚,远离九龙、湾仔,经济发展缓慢,被香港人称为“贫民窟”,“悲情城市”。
由于大陆人口南迁,天水围成为港陆人口汇聚地。由于文化的差异,交流的障碍,早期天水围存在着激烈的文化冲突。原生家庭的孩子亦受到影响,致使该地区”童党“问题横生。 香港居民普遍使用的公屋由于室内面积拥塞,空间布置混乱,休闲活动难以满足。因此在天水围公屋高层的包围形势下,创造出一处满足文化交流,拉近居民距离,与场地统一成为命运共同体的外部空间则尤为重要。本次设计提取“公屋”元素融入场地设计,为周围居民提供一个公益共享的景观场所,同时结合文化交流,生态景观,智能技术等手段,最终创造出一个兼具韧性和智慧型的景观空间。使天水围从“悲情城市”成为”温情城市“。
场地现状与设计策略推导
将目光聚焦于香港人称作”悲情城市“的天水围,由于天水围的地理位置使得天水围能够接纳更多的大陆民居,这里存在着显著的文化差异,同时天水围的经济发展缓慢,人们长期生活在狭小压抑的公屋下生活压力巨大,社会,家庭矛盾突出,进而提出将“公屋”概念引出户外结合景观设计为当地居民提供“心”的居所。
场地平面和总体设计
对场地现有的天水围公园进行规划设计,激活周围的商业气氛,吸引周围住宅中的人们前往交流和进行各项社会活动。总体设计方面则分别从交通组织,空间规划,功能分区,植物种植等方面进行介绍。
设计策略详解
通过四个不同的方面对设计进行详细介绍,分别是:“公屋盒子”景观构筑物的引进和设计,可持续景观的设计,烟火气场地文化氛围的塑造和智慧型景观技术的利用。从空间,文化,生态,智能四个维度对设计场地进行解构和融合,最终打造成一个“心有所居,灯火可亲”的温情城市。
设计感悟
该项目从香港公屋这一香港社会问题入手,发现天水围居民的生活脆弱点,如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人际关系淡漠,经济压力所导致的家庭环境纠纷等。公屋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为何以为家的人们提供生活居所的同时也成为了香港的住宅符号。本次设计将公屋符号引出户外结合景观设计,打造出一个温情的“天水围人心中城市公园”。
设计亮点
1:切入点独特:借用建筑中的公屋元素与景观进行融合设计
2:设计思路清晰:从香港的公屋发展进程到分析天水围现状,寻找天水围人们的诉求最终打造出整个场地,设计思路完整
3:设计层次全面:设计从文化,生态,空间,智能化四个维度入手,使得整个设计层次丰富
4:人文主义突出:本次设计更多的将视角关注在不同群体的现状和诉求上,方案设计中同时体现出对人文的关怀和关切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