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重庆特钢厂景观规划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14/08/13 00:08

浏览量

5021
作品编号:ILIA-S-20142004
设计成员:夏伟 厉秀娟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园区景观设计
项目名称:缝合——重庆特钢厂景观规划设计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园区景观设计

图片属性:区位分析、历史演变 图片描述:主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介绍设计基地的区域位置并对场地进行了swot分析,其次对场地的历史沿革及未来将要打造的方向做了表格分析。

设计说明

该项目是对重庆特钢厂园区遗址进行的改造规划设计,项目基地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及历人文资源优良,设计时严格尊重场地原貌和历史,并没有盲目地大拆大建,而是将场地作为一个时间、空间相结合的实体,通过景观及建筑将特钢厂的历史面貌和记忆与现代景观构件有机“缝合”在一起,这也正是此次设计的初衷。在对场地的改造前充分对周边环境、当地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状况及当地居民的需求做了系统的调研,发现部分功能需要扩充才能达到多方面的协调。本次设计着重对场地构筑物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将部分保留并赋予了新的使用功能,比如高炉等工业设施可以让游人安全地攀登、眺望,废弃的高架铁路可改造成为公园中的游步道;高高的混凝土墙体可成为攀岩训练场;在人流相对集中的区域用不同的色彩为不同的区域作了明确的标志等,处理方法不是努力掩饰这些破碎的景观,而是寻求对这些旧有的景观结构和要素的重新解释。最终在规划设计中形成“四区一带一园”的空间布局形式。基地任何地方都让人们去看、去感受历史,建筑及工程构筑物都作为工业时代的纪念物保留下来,它们不再是丑陋难看的废墟,而是如同风景园中的点景物,供人们欣赏。

图片属性:区位分析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现状问题、场地发展、能源利用 图片描述:现状问题是场地处于闲置状态,利用率低;割断城市肌理,缺乏活力。场地发展是说明设计基地的发展过程。能源利用主要是对太阳能、风能及雨水收集等回收利用。

图片属性:工厂遗留构筑分析 图片描述:主要的解决办法有两方面:一是对场地植被的保留;二是对场地设备的保留。

图片属性:总平面 图片描述:包含信息:总平面图、设计说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场地竖向标高。

图片属性:二维解剖 图片描述:主要对项目的功能分区、绿化分析、交通流线、景观分析、项目地水位变化分析、雨水收集利用、城市天际线于竖向标高做了图示说明。

图片属性:鸟瞰图 图片描述:项目场地鸟瞰效果图

图片属性:场地设计结构、季相种植变化分析 图片描述:场地设计结构图示主要以分层图例剖析场地所设计的几个景观层次;季相种植变化主要以中轴线竖向变化最为明显的台地为说明对象进行演示变化。

图片属性:“天然氧吧”种植设计 图片描述:主要是以横向与纵向交叉的方式说明以乔木、灌木、地被及水生植物与藻类植物营造的景观。

图片属性:前后对比图 图片描述:场地设计前后的效果比照。

图片属性:入口效果图 图片描述:入口效果主要以工业遗留的烟囱及钢架结构为原型进行再设计,以构筑的形式展现于入口广场区域,与后面遗留的“真”烟囱相得益彰。

图片属性:沿岸景观效果 图片描述:主要是塑造沿岸景观在平均水位时的景观效果。

图片属性:生态步道效果 图片描述:场地东西临江区域的高差较大,在与台地相交的部分以垂直绿化和步道的形式处理,产生“步移景异”的视觉效果,并在阳光较好的区域留有大片草坪供游客沐浴阳光。

图片属性:创意园区效果 图片描述:其中的一条特色步道记录特钢厂的重大辉煌历史事件,步道的铺装材质选用彩色水泥及卵石立砌,并允许自行车通行。

图片属性:工业区效果 图片描述:此片区属于老工业园区保留区域,在不破坏原有建筑布局及结构的前提下,对一些典型的构件进行重新刷漆重组,配合多媒体技术“重现”特钢厂生产情景。

图片属性:创意工厂效果 图片描述:保留老片区的建筑布局和结构,对典型的构件进行再设计,可以结合一些DIY的手工艺品供游人玩赏、购买,增加其趣味性。

图片属性:创意工厂效果 图片描述:主要是室外的一些钢架结构,游客可以顺着设计好的连廊到达下一个区域或沿台阶到达景区最高处,欣赏园区景观。

图片属性:氧吧公园效果 图片描述:这是园区的一个主题公园,主要是以欣赏植物为主,在阳光较好的区域设置休息平台、休息连廊及座椅等构筑,还设计了最短步道及自行车道满足不同需求。

设计感悟

重庆特钢厂有着辉煌的历史,但如今却荒废,优越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严重浪费,每次路过总想通过自己所学专业对其进行改造,使之重焕生机,正好借此次艾景大赛机会圆了这个小小的梦想。首先在对场地的改造前充分对周边环境、当地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状况及当地居民的需求做了系统的调研,发现部分功能需要扩充才能达到多方面的协调。其次在设计时严格尊重场地原貌和历史,并没有盲目地大拆大建,而是将场地作为一个时间、空间相结合的实体,通过景观及建筑将特钢厂的历史面貌和记忆与现代景观构件有机“缝合”在一起,这也正是此次设计的初衷。本次设计着重对场地构筑物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将部分保留并赋予了新的使用功能,比如高炉等工业设施可以让游人安全地攀登、眺望,废弃的高架铁路可改造成为公园中的游步道;高高的混凝土墙体可成为攀岩训练场;在人流相对集中的区域用不同的色彩为不同的区域作了明确的标志等,这些小的细节看似不起眼,但却是寻求对这些旧有的景观结构和要素的重新解释的最重要的创意点。最后在规划设计中形成“四区一带一园”的空间布局。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