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银河湾生态旅游景观设计
作品编号:ILIA-S-20152933
设计成员:卜辉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旅游区规划
项目名称:南京·银河湾生态旅游景观设计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旅游区规划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设计说明
本案中主要体现在空间层次的营造上采用了中国传统园林视线组织的手法,以其达到以小见大,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而在河边文化广场上为了体现宏伟气势和现代气息则运用了西方造园手法,用文化柱作为景观石柱,上雕“南京五景”,以整齐的铺装来烘托气氛。景区中某些交接处营造一些富有文化韵味的建筑小品,无形中来传达景区的气质和韵味。规划设计时,本案将“整体性”作为视觉秩序的原则来组织功能性的建筑素材。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通过简约主义的手法将现代景观充分的体现出来。本设计中在关于景区景观最为重要的一点就“人”作为景观主要素存在。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设计感悟
在中国古代,人们都是这样做的“对自然模拟像与不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寄情于景”,当时的生态情况是城在自然的包围中,而园林则是随时可以享用的自然代用品。但在今天则是大城接小城,城外还是城,上海周边就是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恢复土地的自然属性尤为重要。自然中,地形有各类起伏,水有溪、泉、瀑,江、河、湖、海各类地貌,植被各有地域特色,但这并不代表把这些自然景色塞到某个项目中。而是说在我们拿到一个项目时,要充分了解这块土地上所有的自然气质,不能一律把河沟填平、把土丘推平,我们除了保留这些仅存的自然遗迹之外,还能够调理出很多她的自然气质。设计并不是把一切都轴线化、错位化、图案化,当然这些必不可少,但在目前,尊重现状、调理土地自然气质就显得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