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
项目位于广州大学城中心湖生态核心区,用地24,210㎡,总建筑面积10,500㎡,占地面积7300㎡。西侧临700亩中心湖水域,东接大学城南区学生生活组团,南北两侧与体育场馆形成文化活力三角。
【三大设计策略】
一、地景重构·立体生长
场地巧妙化解4米南北高差,采用"半地下生态基座+倾斜画廊"复合结构。地下层以覆土建筑形式嵌入地形,设置恒温恒湿藏品库与沉浸式音像档案馆;场地西南侧的高差通过倾斜的画廊串联各功能区,实现建筑与地形的共生演进。
二、社会剧场·文化共构
突破传统博物馆边界,在保证博物馆内部完整独立性的基础上,尽可能提升场地对外开放程度:
湖畔市民广场,设置户外舞台,学术报告厅、临时展厅与滨湖环形步道连成一片成为人流活动汇聚的重要场所
场地公共空间占比可达40%,有效提升博物馆场地活力和社会参与度。
三、岭南绿芯·低碳语法
通过优化朝向、开窗策略,采用恰当措施如:屋顶花园、北向幕墙采光、灰空间廊道、双层low-e中空玻璃、侧高窗避免眩光等措施减少建筑能耗,提升建筑空间舒适度,通过太阳能光伏瓦充分利用太阳能。
以“自然共奏,众声和鸣”为核心理念,将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参与深度交织,打造一座 “会呼吸的滨湖音乐博物馆”,于城市绿肺中构筑文化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