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参横,岐黄新维

艾景奖组委会

2024/08/23 20:22

投票数

517

浏览量

3542
作品编号:ILIA-S-202412689
主创姓名:王一鸣
设计成员:任克军 祝雪颖 王柯柯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文旅景观 - 康养景观
项目名称:月落参横,岐黄新维
院校名称: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设计学院
指导老师:郭云帅
设计时间:2024-06-01
项目地点:河南省新密市苟堂镇长虫沟
项目规模:12000m²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文旅景观-康养景观

鸟瞰图、前期分析

设计方案主要从乡村生态治理、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文化的保护与宣传三个方面着手,改善村民们的生活环境,增强人们对医药文化的认同感。最后是乡村新业态的培育,随着乡村风貌的改善与提升,不断为乡村产业振兴置入新业态,通过三个策略,层层递进,推动当地医药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营造一个生态宜居、历史文明、技术融合、共同富裕的乡村康养基地。

设计说明

本设计以河南省新密市苟堂镇长虫沟改造为例,深入探索岐黄康养文旅的概念与特点。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将传统中医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突出其独特魅力。设计重点在于利用智能技术、AI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文化与建筑的和谐统一,并结合智慧创新与康养文化。为推进乡村振兴,方案分析岐黄文旅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提炼文化元素。规划包括岐黄广场、历史博物馆 、VR 实验室及 Ai +影像设备馆,构建集休闲文旅、文化康养、自然生态为一体的乡村风景带。目标是利用智能技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并丰富农村生活方式,强调智慧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设计思路

主要围绕岐黄文化开发、建筑重建与改造、中医康养社区建设、智慧农耕文化体验等进行设计,使文化与建筑相融,旅游与康养社区结合,建筑与周围的空间和人产生联系,使其形成一个整体。通过对村庄基本设施的整理、房屋的修缮与重建、岐黄文化的挖掘、园林的美化等方式,对村庄进行了改造。对于原有建筑与新建筑,通过运用创新形式,将岐黄文化元素与建筑相结合,满足规划需求,弘扬岐黄文化。

设计策略、总平面图

岐黄康养乡村规划节点共有19处,包括文旅服务中心、太极广场、地标建筑、五感公园、文化廊道、历史博物馆、休闲廊道、景观亭、观望台、岐黄文化园、VR实验室、智慧医疗,影像设备厅,实镜教学、休息庭、岐伯像、文化公园,中医药膳馆、文化展厅,同时在基础设施中也更加关注着人性化设计。整体空间都透露出智慧生态气息,岐黄文化,使其贯穿整个设计的始终,形成一套完整的文化康养体系。构建智慧康养社区,融合康养住宅理念,注重能源循环利用。智能景观设计提升居住体验,景观小品融入文化元素,共创绿色、健康、智能的乡村生活新环境。

设计成果

设计整体以淡雅灰砖与简约设计为主,注重人体与自然的协调,天人合一,建筑形态通过使用曲线、圆形等柔和的线条来反映这种理念。外观形式上强调简约、实用与文化体现。五行理论、阴阳平衡和黄帝内经等元素,将这些概念融入建筑设计中,运用阴阳对比的原则来呈现建筑的平衡和和谐。在整体设计上,整体设计以灰色为主调,配以木色、白色等中性色彩,形成了典雅的氛围。钢架结构和大视野落地窗增加室内采光与通透感,增强室内与室外的绿化景观场景融合,体现出万物归一的中医理念。将中医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建筑相结合,使其焕发出全新的魅力。

设计感悟

本项目深度融合岐黄康养与文旅,创新运用智能技术,展现传统文化新活力,促进乡村振兴。通过智能文旅规划,实现文化、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共生,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是智慧设计赋能乡村的经典案例,具有显著的社会价值和示范效应,极具推广价值。

设计亮点

融合岐黄康养与文旅,智能科技与AI引领创新,实现传统与现代交融。岐黄广场、历史博物馆等亮点规划,传承中医文化,展现科技魅力。VR、AI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丰富康养内涵。设计旨在促进乡村振兴,经济、文化、生态全面发展,智慧设计为核心动力,展现独特价值与社会贡献。

投上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