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忆 ”水岸小巷“——基于城市记忆视角下的老西门更新改造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23/08/25 16:45

投票数

97

浏览量

2250
作品编号:ILIA-S-202312107
主创姓名:卢浩楠
设计成员:秦彦锦 张伟 郭童辉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城乡公共空间
项目名称:寻忆 ”水岸小巷“——基于城市记忆视角下的老西门更新改造设计
院校名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于东飞 魏书威
设计时间:2023-08-25
项目地点:湖南常德
项目规模:4979m²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乡公共空间

场地概括与平面图

该部分对老西门场地的环境概况进行分析与调研总结。详细交代了原场地的区位信息与周边环境,以及场地内部的建筑、道路河流绿化信息。总结出场地是一个老旧街巷,人口密度较大,周边属于居住与商业区,该场地对于周边区域的环境空间人文活动都起到关键作用。平面图展示设计后的主要设计部分的设计详情,并以区域特点进行命名。

设计说明

如今,越来越多的地域性特色街区。通过所谓的集体记忆策略来为打造城市特色,但实际上却忽略了记忆在人、空间、时间层面存在的“失忆”“伪忆”和“断层”的问题。老西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处在沅水北岸水北岸,这是一个记载着众多常德历史记忆的街道,存在明代的城墙遗址及护城河,历史曾经发生过“常德会战”这一重要里程碑的战争;逐渐发展为破旧的棚户区。为解决城市记忆得“断层”“失忆”“伪忆”问题,提出三大设计策略,包括:记忆策略,主要围绕场地历史生活场景得特点进行进一步重塑,从而唤醒人们对于老西门的记忆;智慧策略,在记忆策略的基础上通过智慧设计的策略进一步提升场地文化与记忆的延续性性、趣味性与共时性,从而营造一种古今交融的文化氛围;最后是空间策略,主要围绕场地原有的护城河老街巷格局进行更新,再现历史空间特征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空间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方案的完整性;从而利用记忆导视系统,空间营造以及互动装置架构起人们与记忆之间的桥梁。

问题梳理与设计构思

其次第二部分首先对于场地的人文历史与居民生活的行为习惯进行分析,调研并统计出该人们对于该区域的生活记忆所具有的特征以及事件发生的具体场景特征。然后通过分析得出现存街区空间问题与对于城市记忆问题得成因,总结出记忆的“断层”“失忆”“伪忆”的三大问题导向,并结合城市记忆的理论进行分析提出设计策略与对设计愿景得构想。

设计策略与效果展示

为解决城市记忆得“断层”“失忆”“伪忆”问题,提出三大设计策略,包括:记忆策略,主要围绕场地历史生活场景得特点进行进一步重塑,从而唤醒人们对于老西门的记忆;智慧策略,在记忆策略的基础上通过智慧设计的策略进一步提升场地文化与记忆的延续性性、趣味性与共时性,从而营造一种古今交融的文化氛围;最后是空间策略,主要围绕场地原有的护城河老街巷格局进行更新,再现历史空间特征并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空间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方案的完整性。

空间效果与智慧装置

最后为设计的展示效果,包括鸟瞰效果图,整体展现设计后的街巷格局与效果。其次还包括街巷对于轴线序列的特殊层次,以及智慧设施的具体展示效果与设计原理。

设计感悟

本次设计我们充分调研了对于老西门的历史文化信息,充分研究城市记忆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场地设计当中。与如今大多数的老街巷改造不同的是,我们更加注重场地的历史性与地域性,着重从当地独有的文化与记忆去引导设计,因此方案的独特性与实际性更加突出。

设计亮点

本次设计我们充分调研了对于老西门的历史文化信息,充分研究城市记忆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场地设计当中。与如今大多数的老街巷改造不同的是,我们更加注重场地的历史性与地域性,着重从当地独有的文化与记忆去引导设计,因此方案的独特性与实际性更加突出。我们保留街巷的特色的生活记忆场景,例如:老集市、共享菜园、聚会邻里交流等等,区别于当今商业化的古城街坊,使其成为更贴近于生活的街巷。其次设计不仅仅重塑街区空间格局,设计生活场景,还添加了数字智慧的设计手段,使得文化景观的形式更加新颖与与时俱进,在文化与记忆的传承上增加时代气息,体现古今交融。其次,大数据的收集与智慧设计的不断更新为当前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更好的设计方法。

投上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