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迹可循——碳中和视角下循环型示范家庭农场构建策略

艾景奖组委会

2023/08/11 15:23

投票数

106

浏览量

1807
作品编号:ILIA-S-202312019
主创姓名:米俊锦
设计成员:贾恺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乡村设计
项目名称:有迹可循——碳中和视角下循环型示范家庭农场构建策略
院校名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张涛
项目地点:湖北省孝感市花园镇白莲村
项目规模:380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乡村设计

农场所处区位分析

农场地处于我国九大粮仓之一,孝感市围绕农业农村方面实行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农村生态化,力求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农业强市。

设计说明

农业既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 又是巨大的碳汇系统。随着新时期“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 为农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预示着今后农业发展必须在碳减排方面予以努力。本次设计场地为湖北省孝昌县白莲村的幼峰家庭农场,通过与农场负责人交流,了解到场地现状以及具体问题,针对农场内种植业、畜牧业以及场地如何更加科学有效的运营管理提出设计方案及解决措施,在此过程中通过具体措施使种牧互补,实现家庭农场的循环发展。我们旨在通过景观设计的角度构建一个低碳示范型家庭农场,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设计策略,切实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以助力碳达峰, 服务碳中和。

农业减排必要性

应对气候变化,农业需要立即行动!伴随着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强度和破坏严重性也不断增加,同时对人类社会造成了数千亿美元的损失。据统计,在2017至 2020年期间,共有约3,350次各种强度的极端天气事件被记录,造成了约8.850 亿美元的损失。然而农业活动与全球温室效应的联系却较少受到人类重视。农业既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受害者,也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事实上,由于农业和林业活动以及土地利用的变化而产生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 17%。农业减排,刻不容缓!

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

通过与农场主的详细交流,针对农场两大模块畜牧业和种植业分别提出相对策略。畜牧牧业实行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处理。通过肉牛肠道发酵管控、饲料升级、日粮比例调整实现源头减排,在过程中控制精准畜牧和畜禽管理方式 畜舍环境及设备能源消耗,末端方面主要争对粪污处理,减少粪污甲烷排放。 此外,针对稻田虫害,以生物防控为手段,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排放量。

重点阐释及效果展示

针对农场水稻碳排放,我们提出稻田减排策略,一是稻田甲烷减排,以水稻生产区为重点,强化稻田水分管理,设置水位监测,控制水量,因地制宜推广稻田节水灌溉技术、提供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甲烷排放。二是农机节能减排,采用先进适用的低碳节能农机装备,降低化石能源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利用农业无人机和农业无人车,通过手机APP提前设置作业参数,一键启动,无人机和无人车自动在航线上播撤固体颗粒、喷活液体农民无需进入农田,就能高效完成作业。三是农田的固碳扩容,碳汇提升,落实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等措施,提升农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有机无机肥施配等技术,构建用地养地结合的培肥固碳模式,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四是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转型清洁低碳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光伏农业,将光伏板安置在朝南方向,通过农光互补模式,满足场地用电需求。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增加生态和社会收益。此外,利用水车从农场西侧引水,通过各级植被的过滤最终达到灌溉水标准。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农场原有的运营策略加以更新,模块化场景打造生态休闲农庄作为一种售卖“体验”的消费场所,理所应当更应注重消费场景的打造。生态友好运营,生态农庄运营的基础是生态良好、绿色纯然。在生产运营中,注重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互联网+营销策略。“互联网+”生态农庄模式就是将互联网思维与生态相融合,突破线上线下的界限,改造农庄中的低效率环节。在当今互联网浪潮下,互联网营销是生杰农庄是否能够快速打响品牌,获得客流的关键。 我们旨在通过景观设计的角度构建一个低碳示范型家庭农场,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设计策略,切实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以助力碳达峰, 服务碳中和。

设计感悟

人类的活动造成全球变暖,农业既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受害者,也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然而农业活动与全球温室效益的联系较少受到人类重视。如果不积极进行干预,世界人口及粮食的需求增长将进一步推动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上升。此次设计想要让人们对于农业碳排放重视起来,并且设计出一个低碳环保的循环农场,作为示范农场向周边地区推广,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设计亮点

我们与农场主进行了有效的沟通,争对农场内主要两大分类,一是畜牧业肉牛的肠道发酵导致甲烷排放提出三步走策略,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处理同时进行,并且将牛粪饲料化、基质化、资源化。二是针对水稻的稻田甲烷减排、农机节能减排、稻田固碳扩容、碳汇提升以及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并且将场地西边的澴河通过风车引水,植物净水引入到稻田中。以农牧互补为基础建立循环农场,使并在此基础之上,为场地的合理经营运行提出策略。

投上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