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景奖组委会
2023/08/02 09:22投票数
0浏览量
1979一、现状认知
1.项目背景
文安县位于京津保中心地带,地处“九河下梢”,历史上是碧波千里的“鱼米之乡”,是“进京下卫”重要的水陆码头。文安与水结缘,因水而兴,蕴蓄着深厚的洼淀文化。
文安县县城防洪主要靠城墙抵御。历史上文安洼水灾频繁,1986年-2012 年又修建了 29.3 公里的大县城防洪圏,保护面积 79.5 平方公里。老县城防洪堤不再承担防洪任务。文安县城区旧防洪大堤外侧水系纵横交错,形成了北方水乡的独特风貌。河道将县城主城区包围,是文安县重要的水利命脉,理应成为文安县的形象工程。
2.区位
项目位于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环城水系的南端文安县中心城区环城河道,全长12.6公里。分为三期,本项目为二期工程,国泰道西逆时针至国泰道东侧全长为5.2公里,总面积为50.4万平方米。
3.现状
(1)、 道路问题:水系两岸多为土路连接,且多位于老堤至上,只能满足简单通行,与周围的村镇路未能形成完善的交通系统;老堤阻碍城市与水系的联系,造成交通可达性差的问题。缺少滨水游路,亲水性差。
(2)、 河道问题:水系间断处较多,生态流受阻,水质一般,无明显污染。
(3)、 植物问题:周边植物为杂乱,大树长势不好,以自然生态驳岸为主,景观效果较差。
(4)、 场地空间:河岸两侧缺乏公共活动场地和活动设施,无法满足未来周边人群使用。停车空间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设计说明
根据城区上位规划,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由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老城组团、高品质居住及公共配套为主的城西组团和打造高品质、现代化工业园区的城北组团构成,三个组团之间以规划水系结合滨水绿带设置生态防护隔离区。结合城区发展方向和水系周边用地现状情况,设计将整个水系分为北段——活力水街段、东段——文化水岸段、南段——生态体验段和西段——康养疗愈段。
本项目为二期工程,主要以生态体验为主,结合南侧林地和农田打造以自然生态为主题的滨水带。
1.设计愿景
创建低碳节能示范区,结合自然生态自愈修复功能,让自然做功;
以水荣城,提高城市生活品位,依托文安洼淀文化,丰富市民休闲游览的时间及空间形式,为城市创造应急避险场所。
2.设计定位
(1)挖掘和提炼城市特色,结合当地文安八景传统文化和洼淀文化,展现文安特有的精髓。
(2)通过打造多种水体类型,如河、林、田、内河、湖、山丘、岛、溪、塘、湿地等形式,结合水质净化创建生态湿地净化体系,让自然做功。
(3)提升整体基础设施,打造全龄化休闲运动场所,为城市提供休闲、运动、服务与一体的滨水区域,为市民提供儿童活动场地、生态垂钓园、骑行漫步道、健身拓展区、健康长廊等场所。
3.设计策略
(1)设计策略一:水线优化
通过对河道的改造,形成自然河流岸线形态,增加内河、溪流、水泡、绿岛、湿地、滩涂等多种景观形态。
(2)设计策略二:果林飘香 田园风光
1)打造精品果林——强调回归自然的体验,通过“林”的种类和规模营造自然天成的郊野感官。品种选用具有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通过不同的色彩搭配,形成一道彩色的观景环线。
在前排有空间的位置增加花乔及果林。通过不同的色彩搭配,形成一道彩色的观景环线。通过两层以上植物搭配形成层次,林果品种选用高杆樱花、杏树、山桃等。
2)现状为农田的区域,可采用田园风景类设计方式。
展示田园文化,增强农耕体验,艺术农桑的空间氛围。品种选择油葵、苜蓿、油菜花等作物。
田地实行套种模式,充分利用空间场地,增产增收。同时丰富景观层次效果。
(3)设计策略三:文化旅游
1) 挖掘和提炼城市特色,发挥文安文化精髓。
结合自然环境和文化传承,以绿廊为核心基底,打造体验式休闲区。
目标客群同时覆盖大众和中高端、区域及省际,针对不同人群创造不同的吸引点。
2) 构建设施档次及服务水平,形成可持续的综合运营项目。
以构建开发设施为前提,引入中高端配套设施,提升环城水系整体档次,增加游客停留的时间和消费机会。
结合周边城市发展,为城市提供休闲服务,带动提升城市形象与文化品位。
3) 通过事件营销与区域旅游联动的手法,提高基地的标识性与能见度。
结合地方民俗与基地设施,发展一系列节庆及文化活动,建构独特的四季节庆。与区域现有旅游景点取得互动,成为体验区域风情的核心旅游景点。
4.总体设计
将“文化、生态、健康”列为首要方向,“低投入、低养护、创价值”列为核心理念,从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着手,最大限度的将潜在干扰降到最低;从不同活动聚集性入手,有计划的将同类型活动集中布置。
总平面图
鸟瞰图
道路交通图
功能分区图
断面设计
设计将老堤作为景观的一部分进行改造。
局部位置保留原堤顶道路,通过增加挑台、堤顶观景廊、地埋式建筑等构筑物将老堤与场景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形成趣味性十足的登高远眺场所和台地景观。
部分老堤进行消除改造,依据整体交通框架和景观布局形成通行空间、停车空间和视野开阔的活动广场空间。
节点设计
1) 游船码头一
位于前孙章西,设有地埋式管理房、栈桥和亲水平台等景点。巧妙利用现状老堤地形,合理设计地埋式管理房,满眼绿色的覆土建筑主体,不仅展现了城市的绿色文明,也为游客提供了完善的配套设施,方便停留和休息。栈桥及亲水平台流畅自然,行走其间,尽享怡人水趣。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极富吸引力的公共空间。
效果图
实景图
2) 植物科普园及水生植物园
节点位于房庄桥东侧。利用并改造老堤,形成制高点和自然地形景观。步道的设计跟随地形的变化而铺设,穿行于自然景色之上的架空栈道将人带入园内,行走之中上可深入观察植物细节。3个高低各异的观景台布置在幽静景美的位置,同时也是必要的遮荫挡雨空间。不同角度的摆放给游客创造了最佳的观景视野。中心观景台位置位于原老堤之上,是全园制高点,可以远观全景。
水生植物园中亲水平台深入水中,人们在此垂钓、观赏,尽享亲水乐趣。场地种植菊科类、观赏草类、水生类三大类品种,包含大滨菊、黑心菊、大花飞燕草、粉黛乱子草等百余种植物,随着季相交替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自然景象。
此节点既是植物科普教育的基地,也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鲜花盛开、水鸟飞翔、乐趣无穷的游览胜地。
效果图
实景图
3) 游船码头二
位于丰利路南延路西,为了丰富空间体验形式,从原老堤上设计一条110米长的挑空廊道,使其与码头亲水平台和地埋式管理房无障碍连接。廊道既可登高远眺,其本身也是一条空中风景线。上下均可行走的设计也形成了不同高度的视觉趣味感。利用老堤与河道现有的高差设置阶梯台地,通过观赏草与台阶石墙的组合强化了台地的级差,形成错落有致的台地景观。
效果图
4) 全龄活动场
位于民安路南延路西,结合多变的地形,设置低幼儿儿童活动、戏水、青少年轮滑,体育运动等功能丰富的活动场地,满足全龄段人群的活动需求,打造出一处全龄人群可参与、兼具互动、趣味性的活动空间。设计浅水游乐区,放置多种无动力游乐设施,乐享游乐中的水之旅。充满挑战性的篮球场、攀爬网、攀岩,引发好奇心与探索欲望的游乐器械、自由释放天性的环形跑道创造出寓教于乐的成长乐园。健身区及低幼龄活动区相邻而设,方便看护儿童。搭建集生态、趣味、科学于一体的室外活动空间,使其成为大人的社交场地,孩子的梦乐园。
效果图
5) 游船码头三
位于民安路南延路东,开阔的入口广场加快人群集散,为城市带来活力和场所感。以金属和木质为材料的现代风格的服务中心,位于广场中心,满足休息、售卖、观景等需求,也给自然为主题的生态廊道打上了当代城市生活与艺术的烙印。景观廊架组合高低错落,有廊架、坐凳两种形式,是提供观赏人群的休息平台,也形成了多样的空间感。
效果图
实景图
6) 胜水荷香与苏公胜迹
位于环城水系东南角,为文安古八景。利用木栈道划分出浅水区,木栈道连接景点并穿越于绿岛之上。漫步栈道如踏波而行,岸边景色似可随手触摸。河中筑岛,岛上设计河畔观景亭与景观青石。环岛种植大片荷花,碧绿的荷叶映衬盛开的荷花,微风吹拂,清香四溢。景观青石上刻写苏轼《阮郎归·初夏》的诗词彰显文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氛围。
效果图
实景图
7) 孟母高台
位于国泰道桥北侧,相传为宋将孟良藏母处,为文安古八景之一,设计再现孟母高台之景。高台构筑物位于堤上,是全河道流域内的制高点,也是二期的标志性构筑物。构筑物一层为展览售票的室内空间,二层为观景平台,站立于平台之上,凭栏而眺,可一览生态风光。台阶与地形结合处采用斜坡入草地的方式,自然、安全。台阶挡墙上增设文安县名的由来,展示文安悠久的历史,增强市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场地结合挑台和亲水空间形成开放式的观赏空间、亲切的休息场所。
效果图
实景图
8) 万柳金堤
位于国泰道南侧,河堤路两侧种植垂柳与山桃,呈现桃红柳绿的美景。高柳参天,碧水东流,乘舟荡漾,宛然一幅美丽的图画,使得万柳金堤重现昔日风光,当之无愧成为文安一景。
9) 基础连接段
节点之间的连接段设计彩色沥青路,路面颜色以黄色、红色为主。设置自行车道路,来满足不同人群的体验需求。人行、骑行地标每隔150米布置一组,人行靠近水岸一侧,让居民近水更亲水。路侧增设休闲坐凳满足居民日常需求。场地内红花碧桃、红花刺槐、五角枫、金叶白蜡等色叶植物搭配红粉、橙黄、蓝紫组合的缀花草地,结合微地形种植形成疏林花海,亲水赏花两相宜。吹着河风,闻着花香,雅趣天成。
交通桥
为满足城区内外连通功能需求,依据交通流量情况新建车行桥梁10座。
1、 前孙章西车行桥
前孙章西车行桥位于码头附近,以流畅的水波曲线作为设计元素,以防腐木质感模拟码头感受,包在现状防撞护栏外。
2、 后孙章南车行桥
后孙章南车行桥位于连接段梳林花海附近,使用网红感强烈的造型与花海形成联动效应。
3、 房庄南车行桥
房庄南车行桥位于植物园节点附近,以文安文化关键字为设计元素,为植物园增添人文魅力。
4、 顺安小区车行桥
顺安小区车行桥护栏外侧增加仿木纹金属装饰格栅,整体运用祥云与圆元素。木饰面造型的码头建筑相协调。
5、 麻各庄车行桥
护栏内侧增加装饰栏杆,并增加灯带,增添文安文化元素。
6、 吉福巷北车行桥
桥以传统纹样作为设计元素,设置云纹作为外装饰面。
三、设计创新
设计将现状河道贯通,梳理现状堤顶路、规划村镇的路与桥梁,提高水系的可达性与亲水性,激发滨水区活力;把场地还给市民、把空间做出层次、把活动办出特色,尽可能的让市民可以参与到滨水公园当中,最大化创造滨水活动空间;将绿化与场地活动结合,最大化的提升空间的舒适性和实用性;结合找到过去的人文历史和现在的连接点,为当代人打造出更理想、更舒适的生活空间,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利用现状高差较大的大堤与水体的关系,打造竖向关系丰富的空间节点。同时将水体造景丰富化,形成内河、水泡、生态塘、浅水池等多种水体验空间形式。
其中通过新建地埋式管理房消耗大堤与河道之间的高差,地埋式管理房房顶种植绿化,在不遮挡光源的情况下,在屋顶上侧开天窗。
四、设计感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和精神素养均得到极大提高,审美的趣味也发生了变化,对于物体的要求从实用性向实用与美感结合转变。相应地,反应到河道治理上,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工程安全的目标,对于工程的生态性、景观性、亲水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促使我们设计人员要摆脱传统设计观念,利用新理念、新科技、新技术、新材料,在治理工程中充分考虑河道的自然属性,尽量减少对原有河道生态系统的干扰,维护河道的生态系统结构,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水环境。
基于文安县丰厚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环境,环城水系改造建设的指导理念为“智慧生态”“休闲文旅”,把城区主要的河道连接起来,保持水域面积的原有总量,形成独特的市内水上乐园和水域景观,突出城景交融的景观效果;用生态的、科学的、多样性的绿化配置,创造优雅、闲情、宁静的城市人文空间,形成开放式步行休闲空间;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各类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充分的发掘、保护和展现,把城市历史格局的保护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城市新的标志与景点,以标志性的景观建筑引导标志;以增强旅游功能,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改善旅游环境和形象为目标,进行旧城保护和改造。这种明确的设计理念,始终指导着目标的实现。
投上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