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作品
第五届艾景奖优秀设计奖 | 中牟县雁月湖水系治理工程

艾景奖组委会

2016-01-08

6433

导读: 想知道如何将水利、生态与景观完美融合,打造城市新名片吗?中牟县雁月湖水系治理工程给出了答案。这里涵盖4.2km运粮河、1.9km小雁河与225亩鹭鸣湖,总投资2.69亿元。项目采用先进理念与策略,探讨五种融合设计,塑造多样景观元素,构建自然山水画卷。在保证防洪安全基础上,实现多目标融合,荣获艾景奖2015年度优秀景观设计。虽有小瑕疵,但仍不失为城市水系治理的典范,一起来探寻它的独特魅力吧!

设计说明:

 项目包含4.2km长的运粮河及1.9km长的小雁河两条生态河道,面积约225亩的鹭鸣湖(由雁月湖更名)位于运粮河主河道上,全区由小雁河从雁鸣湖景区引水,工程总投资2.69亿元,包含了河道开挖工程、滨水景观工程、拦河建筑物工程。河道治理标准为5年一遇除涝,20年一遇防洪。

项目采用了先进水利设计新理念及低影响开发建设策略,有效促进了水利、生态、景观的融合,改善了区域水生态环境,促进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探讨了河槽的景观化、水形的景观化、岸坡的景观化、堤防形式的景观化、堤顶路的景观化等五种融合设计处理方式,生态底槽、河心洲、浅滩的塑造为水生生物提供了多样的栖息场所,改善了河道的基底生态环境;景观化的水形态还原水系自然风貌;不同形式岸坡的改造设计提供了多样的亲水、观水场地,满足当代滨水需求;堤顶的隐藏处理,使堤顶不再是一道明显的“墙”,而是柔化的微地形;堤顶路和游路的结合设计,使单一的交通空间发生改变,形成多样的空间感受。五种要素的融合设计反映了生态、水利、景观的协调统一。

在保证水利防洪安全的基础上,全区共分十个主要景点,园林景观塑造了河、湖、溪、岛等自然形态元素,以及亭、台、廊、榭等人工形态元素,共同构成一幅自然山水画卷。

01专业组-展板

02专业组-展板

03专业组-展板

设计感悟:

 长期以来,城市河道一直处于水利工程和景观工程隔离设计的模式,本项目属于融合了水利工程、生态工程、景观工程、水系补源工程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把河道防洪、休闲景观、水质处理、动植物生境营造,甚至周边城市建筑看做一个整体,进行融合设计,使水利工程的“里”与景观工程的“表”形成完美结合。

本项目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多目标融合设计:1)水利和景观融合:采用“水工景观一体化”的新理念,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基础上,计算防洪指标,绘制水利基础断面,确定堤防高程及平面布置,根据生态景观需要,进行断面的生态景观化改造设计,从竖向上衔接。结合堤防工程、水工建筑物工程,进行景观活动场地及游览道路的布置,从平面上进行衔接。2)水利和生态融合:根据仿自然理论设计河道的形态,使新建河湖形态贴近自然河湖形态。依据生态学理论,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生物的多样性,进行周边滨水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选定本区域的优势物种,确定主要的保护和恢复方案,采用在基础河底下挖生态底槽、在主槽以外营造大面积浅滩、在浅滩营造湿地岛、保留河心洲、运用生态护岸等生态技术措施。3)水质保障与景观融合:连接西侧雁鸣湖水系,设置引水闸枢纽、引水渠道、倒虹吸、防洪闸、节制闸等,从雁鸣湖引水补源。为降低黄河水含沙量,引水渠道采用生态渠道形式,增加水系蜿蜒度、栽植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

项目的不足之处在于,设计滩地过宽,后期造成河道主槽不明显、浅滩区水草面积过大等问题。

经济技术指标:

总占地面积:113.54 h㎡

水面面积:62.9 h㎡

绿地:50.60 h㎡

建筑面积:2200㎡,4%

园路广场面积:7.50 h㎡,13%

绿化面积:42.88 h㎡,84%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中牟县雁月湖水系治理工程

单位名称: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主创姓名:何冰

成员姓名:安增强 刘杰

设计时间:2013.01

项目类别:公园与花园设计

项目规模:113.54h㎡

项目地点: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雁鸣湖镇

获得奖项:艾景奖2015年度优秀景观设计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