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作品
【艾景奖2015年度作品】天津滨海旅游区甘露溪公园景观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16-01-08

9958

导读: 在天津滨海旅游区,有一座别具一格的甘露溪公园。它地处规划片区,周边生态新城、高尔夫球场与旅游产业基地环绕 ,总长 2.2KM,面积约 347560m²。公园以生态自然为基底,融合 “海绵城市” 技术,打造低影响开发系统。独特的断面设计保证行洪安全,多样的慢行系统带来丰富滨水体验。这里不仅是城市的雨水花园,更是生物的栖息廊道。由北京正和恒基精心打造,荣获艾景奖 2015 年度十佳景观设计,快来领略它的魅力。

设计说明:

1. 区位现状

项目位于天津滨海旅游区,规划片区以旅游服务业为主导;河道两岸三大景观界面组成,东西两端为生态新城和高尔夫球场,南北向均为旅游产业基地;基地总长2.2KM,平均宽度0.2KM,总面积约347560m²

2. 设计愿景

• 以生态自然为基底,休闲运动为核心,建立一体化景观绿道和生态走廊,形成体现滨海旅游区国际化特色的滨水绿廊。

• 无缝结合规划城市肌理和两岸景观界面,打造生活、时尚、多样化的滨水目的地,为周边地块提供运动、休闲的后花园。

3. 设计特色

• 运用“海绵城市”技术措施,通过雨水泵站、景观湿地、绿地草沟、透水铺装等手段建立低影响开发系统,实现封闭的公园绿地向城市水循环系统中承担积极作用的盐碱地上的雨水花园的转变;

• 密林、疏林、缓坡、静水,以相对纯粹的绿色氛围代替硬质景观的堆砌,用滨水绿廊的生态型生活模式来弥补现有的过度城市化的环境;

• 以水工计算为依据的断面设计,特殊的双向环流,旱涝调节,保证行洪安全以及良好的景观效果;

• 建立综合的城市慢行系统,特别强调不同氛围的滨水体验,提供绿色基底下多样化的休闲体验;

建立城市密集区的生物栖息廊道,为生物提供了13.5公顷的良好生境。



1 总平面图

2-1水源规划

2-2水源规划

2-3水源规划

3 阳光草坪节点

4 阳光草坪节点

5 湿地节点

6 节点鸟瞰

7 节点鸟瞰

8 节点鸟瞰

9 湿地鸟瞰

10 总体鸟瞰日景.jpg

10 总体鸟瞰日景

11 总体鸟瞰夜景


设计感悟:

• 水源规划是河道景观设计成败的关键因子。

该项目中河道为人工开挖,通过赋予河流一定比降,引导区域内地表及地下汇水,同时增加适当人工干预,形成季节性河流景观。项目中水面宽度、深度以及水源补给、水质维持问题都通过水工计算得出,保证河道行洪安全的同时,实现良好的景观效果。

• 盐碱地土壤综合改良是该项目另外一个技术难点。

项目所在地天津滨海旅游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多数北方地区常见的植物品种及群落搭配都不能适应当地土壤及气候条件。设计团队通过对土壤进行排盐碱(公司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并通过实验选取在天津滨海地区成活率较高的树种和植物搭配,最终实现满足天津地区绿化要求的绿化结构参数:总体树草比:0.7:0.3 ,树单位T≥6,植物丰富度S=68。

• 雨洪管理设施

园林绿化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实现载体之一,甘露溪公园通过生态草沟、透水铺装、给水箱、雨水花园以及透水铺装等多种手段贯彻“渗、蓄、滞、净、用、排”六字方针。市政雨水泵站结合绿地雨水收集,满足河道全部景观用水需求。

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百分比



1

绿化用地

m2

157290

45.26


2

水体

m2

150000

43.16


3

园路及铺装场地

m2

39970

11.50


4

管理建筑

m2

300

0.09


5

总用地

m2

347560

100.00


6

总造价

万元

17282



7

单平米造价

497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天津滨海旅游区甘露溪公园景观设计

单位名称:北京正和恒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委托单位:天津滨海旅游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主创姓名:李杰

成员姓名:邢磊 陈涛 赵晨旭 胡杰冰 张力骋 张翼鸣

设计时间:2014.06

项目类别:公园与花园设计

项目规模:34.7公顷

项目地点:天津滨海旅游区

获得奖项:艾景奖2015年度十佳景观设计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