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视频
宋春华部长: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家园——第四届艾景奖年度会议主旨报告

艾景奖组委会

2015-12-25

6439

 

宋春华部长在艾景奖·第四届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会主旨报告



主持人:谢谢!根据日程时间已经有一点拖延了,我们就进入学术报告最精彩的部分,首先请原建设部副部长、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名誉主席宋春华先生来做报告,他的题目是“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家园”,大家欢迎!

   

   宋春华:我发言的题目“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家园”,大家知道我们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而且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这是执政党的一个重大决策。因为我们现实的情况是一些城市的空间无序开发,过度占用资源消耗土地,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硬件建设,忽视生态改善,造成了公共安全事件频发、交通拥堵、垃圾围城、大气水土污染环境污染加剧,城市病日益突出,城市宜居性在下降。特别是雾霾天气的肆虐,少见蓝天白云,百姓深受其苦,而且苦不堪言。有一份调查2013年购买口罩的人比上一年增长了181%,室内净化器的销量比上一年增长了131%,抗霾用品下单450万次,资金达到8.7亿,说明老百姓在为雾霾买单。以至于我们在举行大型的危机活动的时候,不得不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去招回蓝天白云,这一种蓝天被称之为“APEC蓝”。目的就是给境外的来宾一个好的印象,当然,国人也利用这个机会做几次深呼吸。

   为此,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APEC期间北京和周边的省市区为了保障良好的空气,采取了区域严防严控对症下药,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而且严格地问责,确实也见到了一些成效。这个主要是要对症下药,根据对北京市大气污染源的一个解析,北京的PM2.5的来源大概就是几方面,其中机动车的排放占了31%左右,其次是燃煤,包括工业排放和扬尘,采取的措施基本是针对这样几个主要的PM2.5来源。对于机动车的排放则采取了单双号的限制,以及公职人员放假,对于燃煤、工业排放和扬尘也采取了限产停产等等措施,大家还是做了很大的努力,为做出了一些牺牲,而且做得不好的要进行问责媒体披露河北石家庄有24名官员因为联动做得不好,受到一定的处分,而且多名问题企业的负责人被拘留,在媒体上也有披露。其实大气污染的问题,包括PM2.5是世界性的问题,在我们之前很多国家也都发生过类似的例子,因为它和发展方式、发展阶段、能源结构、生活消费方式有关,我们虽然没有避开先污染后治理这样一条弯路,但是只要我们痛定思痛,转变观念,突出生态文明,转变我们的生活方式,APEC蓝可以留住,可以成为一种常态。

   为了更好地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我个人认为主要是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点,全面统筹协调,要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中央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五位一体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而且要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融入各方面和全过程。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也再一次提到,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的突出是大自然向这种粗放生产方式亮起了红灯,所以我们必须用硬的措施去完成这个硬的任务,要出重拳强化污染的防治,要像对待贫困一样向污染宣战。表示了政府的决心。我们的目标就是最近公布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提出的,中国计划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会达到峰值,会有一个好转的过程,我们要争取早日达到峰值,争取在2030年以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由2013年的9.8%提高到20%。

   雾霾的问题不是中国所独有的,这一张图红色的地方都是雾霾比较重,中国是雾霾比较严重的地区。到2030年大概还有16年的时间,这16年是长还是短?你说它短确实也很长,还要经受雾霾16年的煎熬。伦敦这几年,伦敦在中世纪的时候由于大量燃煤已经出现过煤烟型的污染,特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以煤为动力的工业革命造成了伦敦出现了雾霾天气,所以到19世纪末,一年的雾霾天数已经从18世纪的20天增加到60天左右,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1952年伦敦发生了非常严重的伦敦烟雾事件,有12000多人死于这一次烟雾事件。伦敦当局就在1956年颁布了《清洁空气法》,非常严格地治理雾霾,就是要立法。到20世纪中期降到了30天,在这个基础上,1968年伦敦又修订了《清洁空气法》,1974年颁布了《空气污染控制法》,到1975年雾霾天数已经降到15天。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雾霾天数在5天左右,成为一个蓝天白云的清洁伦敦,它用了一个多世纪。所以16年或者再多一点的时间,相对伦敦的治理,我们的速度是相当快的,说明政府的决心。

   最近中共中央关于在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决定》里,有专门的章节在谈怎么通过立法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就是要用严格的法律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要加强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的法律制度,要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要大幅度提高违法程度。现在的违法成本太低,所以有法不依的现象非常严重。另外要建立健全自然产权的法律制度,要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要制定完善生态补偿和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治理污染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要是要加强法治,将来违反了生态方面的法律法规,这就是犯法,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的法律体系还包括一些技术标准,比如说排放标准,我们国家对PM2.5的排放标准现在定为每立方米空气里35微克PM2.5,世界卫生组织对PM2.5的排放标准分为两档,其中一档是过渡期,过渡期分为三个期间,第一个最差的期间浓度是35,第二过渡期是25,第三过渡期是15,它的目标排放值是10微克,其他的国家有的低于这个标准,更高的标准,加拿大、澳大利亚是8微克,美国是15微克,日本15微克,中国是联合国最低档位3微克,所以中国的治霾还有一个漫长的道路,但我们已经开始了,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我们的标准也会逐渐从35微克提高到25微克,甚至提高到世界卫生组织提到的目标值10微克,但这是一个过程。

   第二点,加快绿色城市建设,扩大城市生态空间。这和今天的议题有直接的关系,中央也谈到关于生态红线的问题“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尽量扩大我们的生态空间,增加森林、湖泊、湿地面积,将农村废地、其他污染土地等用地转化为生态用地,同时要建设生态廊道。要重点把握几点:

   一是增加绿量,提高城市的碳汇能力。习总书记在对中央一个报告的解释发言里谈到了一句话,他说“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最后归结到有生命的树,我觉得这确实值得我们很好地体味这一段话。增加绿量、提高碳汇能力是山水林田湖共同体里最后一个基础,就是在于树,所以增加绿量是非常必要的。2013年住建部关于城市园林绿化的一个报表披露了一些数据,我们的绿地率只有35.78%,人均公园绿地是12.64平方米,县城的人均公园绿地是0.48平方米,在我们的印象里县城已经比城市绿地更多,但恰恰相反,我们的城市比县城要好,所以提高绿量有巨大的发展空间。2013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225处,其中224处(除了西藏纳木措)面积为9.7万平方公里,可游览的面积是4.2万平方公里,接待游人7.3亿次,国家投入了48亿元用于国家风景名胜区的建设。总的来讲,我们的绿量还是不够,碳汇能力比较差,特别是大城市里,这一点和做得比较好的城市相比有比较大的差距,比如说像纽约,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中心的中心有3.2平方公里的中央公园,周围高楼林立,中间3.2平方公里的大型绿地,把城市隔在了外面。我们很难想象在纽约大都会中心的中心有这么大面积的公园,另外美国纽约有星罗棋布大大小小的绿地。我们再看伦敦,伦敦有1.6平方公里的海德公园,也是非常大的的城市中心绿地,它就在白金汉宫旁边。德国的南特城市也是绿地非常多,它保证你步行300米之后肯定要看到一块绿地,所以我们要大量地增加城市的绿量。

   二是形成绿地体系,构造生态网络。城市应该有大型环城绿带,这种绿带应该覆盖有楔入绿地,深入到城市的内部,和绿色廊道、河流形成绿色网络,在城市内部根据道路,包括人行通道,要建立绿色道路网,对建筑的密集区应该有绿链深入建筑密集区,增加绿色可进入性。现在密集的建筑区绿化太少,至少应该有绿链深进去,大的环境绿带和楔型绿地让城市大的组团之间不是硬连接,而是一种软连接,因为中间有楔型绿地。加强绿网,形成绿地的体系,构成一个生态网络。

   三是顺应地形风向,建设城市通风系统。很多城市通风不畅,所以要研究城市的通风问题,一定要有大的通风系统,促进城市空气的流通,降低城市的进风和逆温现象,可以有效地稀释近地面的污染物。北京一有风,马上就是蓝色天,没有风雾霾就来了。

   第三点,选择低冲击开发模式,减轻生态环境的破坏。城市总是要有开发建设,但应该是低冲击的,低冲击的开发模式最早是美国提出来的,最早是用于城市的排洪和雨水设计,现在低冲击的开发模式理念已经延伸到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具体来讲就是城市建设要采用多种手段去减少对本体环境的破坏,减少对自然资本的占用和消耗,减少排放污染和碳足迹,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和破坏,修复和重建自然系统,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低冲击的开发模式。我们现在过多地占用了土地,无边界无序扩张,土地的城镇化是快于人口的城镇化,这是一种高冲击的开放。对地形地貌改变太多,改变城市的下垫面。对水体水系也过多地改变,比如填海、填湖、填河,改变流向都是不适合的。过多地砍伐树木,过多向城市输送能源,过多地排放三废,对土壤、大气、水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我们应该抓好这么几点:

   一、要顺应环境,让城市能够融入到自然中,这就是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是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而且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可以休养生息,给农业留下更多的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二、城市必须要确定边界,过度集中的城市应该有机的分散疏解,要改变扩张性、“摊大饼”、无序蔓延、没有边界发展的城市建设的做法,要根据区位特征、自然条件、城市性质和产业结构,科学界定开发范围,城市必须有范围,必须有界限,而且人均用地必须进行控制在100平方米之内,现在很多城市都超过了100平方米。

   三、划定三区四线和生态红线,三区是指城市里必须要有禁建区,不能搞建设的地区,有限建区,可以搞但是要有限制,有适建区。四线就是绿线、蓝线、紫线、黄线,还有生态红线,城市里要划定三区四线和生态红线。

   四、开发要适度集约紧凑,把握好规模和开发强度,避免进行强冲击的开发,让市民能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第四点,大力推广微能耗建筑。我们提倡小户型大配套,户型面积可能不是太大,但是社区的配套很好,我们主张中小户型高舒适度,完善配套,让住区宜居。瑞典、德国和日本他们三十多年的住宅面积的统计,最主要的户型是集中在85到100平方米,他们的新建住宅面积没有那么多豪宅,我觉得这是历史性的一种选择,户型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搞大户型的东西,这一点做得最好的是香港,香港最小的户型只有16到17平方米一户,现在保障房都做到四五十平方米。小户型,但是配套做得非常好,有车位、货位、幼儿园、中小学、老人院、青少年中心、妇女中心,配套非常全,有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桌、儿童活动地,有各种商业、餐饮,包括医疗层面的配套,所以小户型大配套是一种方向。住宅很密集,但是配套全,包括它有高层之间都是自动扶梯,购物中心非常方便。

   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现在很多房子二十年就拆了,这是非常大的浪费,根据我们国家的规范我们的住宅至少要安全使用50年,不到50年就拆了,这个房子就要问原因谁的责任,从现在的材料和施工技术来看,我们还可以延长它的使用寿命,从50年延长到70年甚至更久,现在日本做百年住宅,这是最大的节约。

   房子的能耗低,能源应该是可再生的。总体来讲,我们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能耗比较高,一种新型的建筑是微能耗,被动房在欧洲得到了实验,我们要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这是德国汉堡在上海世博会推出的汉堡之家被动房,它不用采暖、空调,能保证一年四个季节室温维持在20到26度,我们当时看到这个房子感到很惊讶。现在中国已经有了22处这种被动房实验宅,像秦皇岛、哈尔滨都有。德国提出来到2020年要全部建成被动式建筑,通过建筑节能作为关闭核电之后的能源补偿。因为它的门窗导热性只有1.6,我们现在是2或3,所以它非常节能。要利用可再生能源,比如说太阳能,以色列37年以下的建筑必须加太阳能,世界第一个全部用可再生能源的就是瑞典的马尔默(音),这都是方向。

   我们的太阳能现在也在大力发展,这是北京奥林匹克村小高层,屋顶就是太阳能设置,这是深圳的高层,太阳能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多回收,再利用。包括节水器具,雨水回收,通风换气中热能的回收,垃圾的回收等等,日本节水,坐便器上面有伸出来的龙头,你冲水以后往水箱注水的时候可以用这个水来洗手,这些洗完手的水进入水箱,为下一次冲厕所使用,每上一次厕所就可以节省一盆洗手水,看起来是少,但它节约了很多水,因为每家都有坐便器,每天上厕所都要洗手。

   伦敦有一个住宅实验区,在通风的时候把热能进行回收,针对北方特别有意义,上面的风帽就是热回收装置,可以回收85%的热量。

   第五点,实行公交优先,建立低碳交通。这里面有几点:一是削减出行量,包括功能适当混合,我们原来的规划是可以每天进行钟摆式的交通,没有产业的支撑,新城里应该有就业,进一步减少出行量。二是出行的方式应该以非机动交通优先,主要是自行车和步行,在机动车出行里应该是公交为主,公交里应该是大运量的轨道交通优先,机动车的动力应该是用清洁能源,这些都是发达国家和我们正在实行的。

   公交做得最好的就是巴西库里提巴,这是联合国命名得了人居奖的,这个圆形的东西是卖票的,买票以后进入玻璃等待空间里,车来以后车门打开,这个站台和公交车的车底板是平的,所以上下车非常快,它的公交系统是最好的,我们也不能盲目地学,但它是有创新的。自行车,现在自行车推广最好的是丹麦哥本哈根,因为哥本哈根要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碳综合的城市,交通是大问题,自行车的比例已经达到50%,50%的人利用自行车出行。有自行车的专用桥梁和专用道,绿色的是专用道,还有绿关系统,你按着自行车的速度往前骑,一直是绿灯,开汽车没有用,这就推广了自行车。推广自行车下了很大的工夫,而且电车里允许自行车上去,里面有放自行车的架子。

   今天因为时间关系,就讲这么多,谢谢!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