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
2013-10-28
4762
高楼、广场、花卉、喷泉,成了城市景观的“四件套”。沿着四环路走一圈,这样的“标配”景观一处接着一处,像是从同一处复制、粘贴而来。在近日举行的2013中国(北京)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会上,这种“四件套”城市景观首当其冲挨了专家的责备,同样遭到批评的还有各色“伪地标”和“奇葩建筑”。
【关键词:颠覆】
现代建筑景观在抛弃传统
在2013中国(北京)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会上,提到最多的词汇是“颠覆”。
“城市已经被颠覆成什么样了!”在大会当天特意安排的圆桌对话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杨锐毫不客气地列举出北京饱受争议的多座建筑,引发了台下观众一阵唏嘘。这些建筑物有个统一的特点:都在中心城内,都有奇异的造型,其建筑体量或高度偏大偏高,都和周围既有建筑物有着明显的风格区分。
与会学者称,近几年,全国在城市园林景观方面虽然投入增多,但真正符合传统建筑美学、景观美学的项目却只占到少数。反倒是不少建筑在网络上引起“吐槽”热潮。近日就有网民在微博中罗列出17个“中国奇葩建筑”,多处曾经被当地推崇为“地标”的建筑被网民称为“秋裤楼”、“三桶方便面”甚至“马桶盖”。
杨锐介绍,中国建筑已经有1000多年的广泛实践,形成了山水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城市风格。在清朝以前,北京曾经是非常宜居的城市,而现在的城市园林景观却抛弃了中国建筑文化传统。
“北京越来越像国外的城市,失去了自己的风格,中国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什么不正视和尊重自己的传统特征?”国际知名建筑师、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色列馆总设计师渡堂海也发出了如此的感叹。
【关键词:会诊】
政府需重视土地恢复力
当代建筑和园林为什么不美?会上,各国专家一起会诊了中国建筑和园林景观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中国历经30多年的快速发展,现在处在社会转型发展时期,也是城市规划师和设计师自我反思的时候。”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院副院长李存东说,整个社会在30年内过于干扰自然。园林景观设计应该从平衡人和自然关系开始,逐步改善。
去年“7·21”特大自然灾害让京西南的一些景区遭受了重创,一些区域也开始重建。而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苏安·维尔则在圆桌会议上呼吁政府重视“土地恢复力”这个概念。
“政府需要重视全球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和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因此对陆地生态、地质、土地系统造成的重负。”苏安·维尔在中国工作时发现,相关政府部门往往不了解“土地恢复力”这些概念,导致一些生态区域规划过于密集,政策制定尚不科学;而对于园林景观设计师来说,也需要从土地恢复力角度思考设计,考虑土地承载等实际情况。
【关键词:服从】
“山水城市”应定为终极目标
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主席唐学山在会上介绍,国家林业局2011年发布的《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2011-2020》中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5%。而北京绿化率目前达到45.6%,预计2015年将达到48%。这一数字,已经接近了钱学森先生提出“山水城市”中所要求的城市绿化率。
南锣鼓巷西侧,藏着孟兆祯最推崇的京式园林建筑典范之一—可园。圆桌会议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建议,城市建设需要服从山水河湖的走向,每个城市都应利用自身天然的地形地貌规划,打破“千城一面”的现状。
孟兆祯是“山水城市”的拥趸之一,也一直在推动这个概念成为园林版的“中国梦”。上世纪九十年代,钱学森先生从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天人合一哲学观基础上提出了“山水城市”概念。这被学者认为是提倡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发展,最终为了建立“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人类聚居环境。
社区边上虽然有片成材的树林,但一到晚上阴森森的让人顿时止步;小区绿化率虽然高,但主要靠铺草皮……孟兆祯说,北京绿化率数据虽然不低,但还远未达到“山水城市”的目标。“北京是典型的园林规划底子厚,但发展方式太粗放,应该改善城市大片的片林,让景观朝着更细致的方向发展。”他说。
本报记者 耿诺 实习生 曹政
原文链接:http://news.hexun.com/2013-10-21/158894732.html
推荐新闻
官方推荐
微信咨询平台
扫描二维码
或直接搜索“艾景奖”